第31卷第213期.50.2010年7月10日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sforElectricPowerSystemV01.3lNo.213Jul.10.2010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卢志俊,黄若函,周招洋(金华电业局,浙江金华321001摘要:介绍了物联网、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前景,并根据国内物联网的研究现状方案。提出对应智能电网发展的物联网架构。为中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关键词:EPC:智能电网;WSN;RFID:TN915.5文献标志码:B:1005—7641(201007-0050---03O引言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自动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技术,RFID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全、防伪等领域1121,作为条形码等识别技术的升级换代产品.近年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RFID迅速发展。“”而物联网的内涵起源于由RFID对客观物体进行表示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这一概念。并不断扩充、延展、完善而逐步形成的。智能电网、物联网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需求和研发的相互推动下,迅速热遍全球.这里在综述智能电网、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并在应用前景下提出智能电网中物联网的技术框架。1物联网、智能电网的概念1.1物联网2009年9月15日,根据欧盟第7框架。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发布的研究报告定义:物联网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标准的和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架构。物联网中的物都有标识、物理属性和实质上的个性。使用智能接El实现与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该组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便于欧洲内部不同RFID和物联网项目之间的组网:协调包括RFID的物联网研究活动;对专业技术平衡,以使得研究效果最大化;在项目之间建立协同机制。1.2智能电网通过信息化手段。使能源资源开发、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及用电的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交流,实现精确供电、互补供电、提高能源利用率、供电安全,节省用电成本。这样的电力网络。就称之为智能电网。根据美国能源局现代电网发展报告,智能电网的7大特征包括:①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自愈性;②激发用户主动参与电网的运作(激励性;③抵御袭击(安全性;④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减少停电损失(高质量;⑤能够容纳各种发电和蓄电形式(新能源参与;⑥繁荣电力市场;⑦优化设备运行,降低电网运行费用。通过IT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整合系统中的数据,可以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让电网更智能。从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三个层次分别为高级分析决策,传输和集成电力企业信息: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资产设备状态和电力信息。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智能电网需要和物联网技开发与应用卢志俊等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51.术紧密结合。2物联网、智能电网的发展2.1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物联网技术研究已迫在眉睫。物联网可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能力。全面感知指利用RFID、二维码、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送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3l。2.2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我国的智能电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大电网和中低压电网2个角度同时切入,已经完全成熟并产业化的成果相对较少。但在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发展智能电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电网的建设现状中有两个突出矛盾:①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消费增长十分迅速,满足电力需求的任务繁重。②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时现有电网网架结构不够坚强.制约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