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评(三)A[第5~7章][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B.紫外线可以诱发基因突变C.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D.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2.[2017·无锡一模]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会导致其所在的DNA的结构发生改变B.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点的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单倍体植株表现出植株矮小、种子不饱满等性状D.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发生染色体变异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是定向的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用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无子西瓜5.18三体综合征主要病症表现为智力低下、肌张力增高等。关于此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该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C.该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D.该病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但属于遗传病6.[2017·兰州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8.[2017·天津河东模拟]下列各选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生物进化是长期应用的结果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9.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分别是()①具有了特殊的形态结构②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具有了一定的生理功能④产生了生殖隔离A.①②B.③④C.④②D.④④10.甲、乙两个种群相互隔离且大小相等,甲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0.25,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0.6。若这两个种群间相互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组成一个新的种群,则在产生的新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是()A.0.45B.0.35C.0.4D.0.5511.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变异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12.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CA3-1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图CA3-1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内有翅的苍蝇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突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乙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13.(11分)某正常人无致病基因,甲、乙、丙三人均表现正常。这四人的7号和12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对应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如下表所示。正常人甲乙丙7号染色体CTTCATCTTCAT12号染色体ATTATTGTTATT请分析回答:(1)表中所示甲的7号染色体上,该部位碱基排列顺序变为CAT的根本原因是。(2)甲、乙、丙三人表现型正常的原因可能有①突变后的基因为基因;②突变后的基因不变。(3)若表中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非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