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社科综论:1011-2397(2022)01-0122-04收稿日期:2022-08-21作者简介:李春生(1965-),男,河南平舆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以人为本0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李春生(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0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0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以人为本0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成为一种显性的实践观念,是因为/以人为本0对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DF0文献标识码: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创新。系统梳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及其理论创新,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以人为本0的哲学依据在马克思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0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以人为本这一哲学命题做---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出了科学回答,并且与抽象人本主义划清了理论界限。(一)马克思将/现实的人0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这种/现实的人0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0之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那种抽象的/类0概念,而是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活生生的个人,是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社会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丝毫没有忽视人、漠视人,而是真正科学地面对人。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全面阐发自己的学说时,曾做过明确的肯定。在5德意志意识形态6中,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0/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0[1]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0,不仅是自然人、生物的人,更是具体的人、感性的人;现实的人不仅仅是直观着和感觉着的存在物,而是感性活动的人;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成1152022年2月第11卷第1期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Feb.,2022Vol111No.1社科综论:1011-2397(2022)01-0122-04收稿日期:2022-08-21作者简介:李春生(1965-),男,河南平舆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以人为本0的哲学依据及理论创新李春生(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0始终是其核---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0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以人为本0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成为一种显性的实践观念,是因为/以人为本0对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DF0文献标识码: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创新。系统梳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及其理论创新,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以人为本0的哲学依据在马克思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0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以人为本这一哲学命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并且与抽象人本主义划清了理论界限。(一)马克思将/现实的人0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这种/现实的人0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0之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