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活性字幕的英语听力教学探讨任开兴【摘要】影视材料中字幕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提高,在外语教学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者认为字幕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和惰性。基于SRT格式的灵活性字幕具有任意编辑性的优点,如果得到巧妙的设计和运用,可有效地防止依赖性的发生,成为听力教学和训练的得力助手。【关键词】灵活性字幕;迟发性字幕填空法;听力教学G40-057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69—04在大学生语言交际中,听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LarryBarker等人[1]的一项调查,大学生醒着的时候,42-53%的时间用于听,30-32%的时间用于讲,11-14%的时间用于写,15-17%的时间用于读。“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听的技能更不容忽视,它不仅是考察学习者语言使用能力的标准之一,更是连接阅读技能与会话技能之间的桥梁”。[2]高教司对于高等教育听力的认识也有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提出“听力成为说、读、写、译的基础”[3]的指导方案。在新型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中,以听力为基础的考题占了65%,绝对颠覆了传统阅读先行,或者阅读听力并行的状况。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大学生听力这一语言基本技能,并以此促进各项技能更好地发展,是摆在每个外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字幕不仅发挥着公益性作用,而且还被教育研究人员及语言教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手段加以开发、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将字幕电视运用于外语教学这一课题尚未引起我国外语界足够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也极少”[4]。本文基于SRT格式字幕,以灵活性为切入点,以“迟发性字幕填空法”为着重点,探讨运用字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更好方式。一字幕简介字幕用于电视播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国家标准局(NBS)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电视网络向全国播报准确的时间信号。此举没有获得成功,却阴差阳错,促成了字幕的诞生。字幕根据其播放模式可分为开放字幕(OpenCaption)和闭路字幕(ClosedCaption)。开放字幕指在视频上叠加一个位图信息,使之成为视频图像本身的一部分。由于字幕与视频融为一体,观众不需要专用设备接收字幕信息,但不能随意关闭或消除它。如果对视频进行压缩,字幕就有可能变得模糊不清。闭路字幕,也可以叫做隐藏式字幕(Burned-inCaption),它是隐藏在视频信号中,须借助于特制的解码器才能显示,但观众可以自主控制字幕的显示与关闭。闭路字幕文件的类型可分为图形形式和字符形式。图形形式的字幕是一种直接由DVD光盘上的VOB文件抽取出来的字幕文件,一般由SUB文件和IDX文件组成,其中,作为字幕元素的图片存放在SUB文件里的,IDX文件为索引文件,也就是时间标签,决定着每个字幕元素出现的时间。这两个文件互相协作,最终形成完整的字幕呈现给观众。由于其字幕内容是以图形方式储存,文字内容还原度极高,不会因为编码差异而造成字幕乱码现象。但它有明显的缺点:体积较大,一部电影动辄10M以上;字幕的切割、调整和修改需要相关专业软件支持,操作较为繁琐。字符形式的字幕是一种以文本格式储存的文件,跟一般的TXT文件没有什么区别,使用记事本或Word文字编辑软件便能打开,并且可以直接修改其中的内容。目前流行的字符式字幕主要有SRT、SMI、SSA等格式,其中SRT格式,由于制作简单,只需一句时间代码加上一句字幕,体积非常小,深受大家欢迎。字幕由图形形式发展到字符形式是字幕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为我们灵活设计和应用字幕创造了必备的条件。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电视字幕的问世给听力障碍者带来了福音,从此他们可以通过字幕欣赏电视节目。同时,电视字幕作为对听力障碍者的教学资源手段也得到高度重视,许多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言工作者从中得到启发,也纷纷涉足这一新领域的研究。1983年,Price[5]率先对450名参与者进行调查,发现观看字幕影视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学习,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6];有些学者通过研究证实字幕影视有利于学生词汇的习得[7];有助于口语提高[8],有益于听力提高[9]。近几年,有些学者转向对字幕本身的研究:是使用源语还是使用目的语[10],是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