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原因探析——以保定市X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例栾文敬刘长青付双乐摘要: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社工需求量大与就业率低、专业不对口、流失率高等矛盾突出。本文基于保定市X大学2009-2012届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近四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整依就业状况较好,但是就业不对口现象严重;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虽不断提高,但继续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寥寥无几;女生从事对口专业的比例较高。社会环境、制度安排、培养机制、毕业生个人因素是影响社工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社会工作专业就业状况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C916[文献标识码]A[]1672-4828(2013)04-0079-07DOI:10.3969/j.issn.1672-4828.2013.04.0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GL07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2QN34)O栾文敬,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博士;刘长青,华北电力大学人事处师资科,行政管理硕士,;付双乐,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生(河北保定071003)。一、引言当前,我国止处丁•社会转型期,原有的社会结构失衡,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以及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补会的建设。实践表明,专业社工人才有利于社会才盾和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耍(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15年,我国需要培养社工人才200万到2020年则要培养300万(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可见,我国社会对专业社工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然而实际上,我国1=1前社工人才存在巨大缺口,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十二届全国人人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答记者问时提到,虽然我国社会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开发的社会工作岗位已经超过7力•,从事专业社工的人员已经超过30万),但是现冇的社工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①①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我国从事专业社T的人员已经超过30力,news,xinmin.cn/domestic/2013/03/13/19188269.html中青网.2013-3-13.社会工作・79・为了满足社会对社工人才的需求,国家人力扶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李迎生(2008)的研究表明:截止到2007年底,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为211所,153所学校培养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73所学校提供中等职业教育,每年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约为1万人。虽如此,实际上每年进入社工行业的毕业生却很少,从全国范围看,毕业后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学生不足8%。①即使进入社会工作行业,其人员流动性也很大,人才流失率很髙。深圳社会工作行业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0丿],社工流动率为28.7%,其中流失率接近17%0②因此,我国社会工作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二、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就业现状(一)国内外社工的总体概况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体系己经非常完善,存预防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方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罗竖元等(2010)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为人众所熟悉,并且与律师、医生同属于三大热门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极高,被称为“社会工程师”。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还很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者不仅地位崇高,而II队伍十分庞大。进Z等(2008)的研究显示,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日本为0.5%,加拿人为0.22%。截至2005年,美国社工约有56.2万人,每500人中就冇一名专业社工,社会工作已经完全具备职业化特征(罗竖元等,2010)。到2006年3月,香港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数已达2.6万多,占到总人口的3.9%。,其中1.2万多人为注册社工,所占比例为1.8%。(民政部,2007)。在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和国际社会社工发展状况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仍比较人。截至2005年底,我国民政系统大约有45.3万人员正在从事社会工作,距离山总人口0.2%的目标,还差两百多万。再加上社会工作教育述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训练的意识以及相关条件,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非常缓慢。@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民间机构已经成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