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杨彦(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广东中山528403)【摘要】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2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釆用百忧解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i;2=4.251,p<0.05);观察组发牛不良反应6例(9.68%),对照组22例(35.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hi;2=12.482,p<0.05)o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抑郁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R242【文献标识码】A【】2095-1752(2013)11-0116-02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1]。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牛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涨趋势[2]。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之一,其具有发病率、复发率、疾病负担率、自杀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损失。笔者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给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原则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抑郁症患者124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84例;年龄13〜69岁,平均年龄59.4plusmn;3.5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5plusnw;1.3年。所有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⑶。主要临床症状为情绪低落、失眠多梦、躁动不安、神疲无力、纳差、记忆力减退、抑郁、易哭、胸肋胀痛、月经不调、血块、闭经、舌有瘀点及脉弦沉重等。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相互可比。本组患者均发病持续2周,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ge;55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洋;17分,无严重自杀倾向、双向情感障碍、精神病症状抑郁症、近2周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无合并心血管、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患者。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其中丹参30g,茯苓15g、酸枣核各15g,柴胡、当归、白芍药、川穹、红花、梔子各12g,白术、桃仁青皮各宠,甘草6g,药剂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200ml/次,持续服药8周。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20mg,1次/d,持续服药8周。评价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3疗效评定标准依据HAMD评分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显效:评分<8分,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有效:评分8〜20分,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评分>20分,临床症状基本无变化,其至加重。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chi;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想相互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239(62.90)20(32.36)3(4.83)95.16对照组6233(53.23)19(30.65)10(16.13)83.87chi;23.3173.2444.3764.251P>0.05>0.05<0.05<0.052.2不良反应比较由表2可见,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其中恶心呕吐3例,食欲下降2例,腹泻1例,均为轻度反应,未对继续治疗造成影响。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2例,其中恶心呕吐6例,食欲下降7例,严重失眠4例,头痛3例,震颤及视物模糊各1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o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269.68对照组622235.48chi;212.482P<0.053讨论抑郁症属中医“郁证”,是-•种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躯体、情绪思维及行为等。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意志活动减弱及躯体功能减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