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SurgOncol(2011)18:2218–2223DOI10.1245/s10434-011-1613-7肿瘤外科学年会肿瘤外科学会官方杂志论著-肝胆肿瘤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甲胎蛋白异质体作为预后指标及监测肝细胞癌复发Xiao-FengZhang,医学博士1,2,EricC.H.Lai,内外全科医学学士,英格兰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2,3,Xiao-YanKang,医学博士1,Hai-HuaQian,理学学士1,Yan-MingZhou,医学博士,哲学博士1,4,Le-HuaShi,医学博士,哲学博士2,FengShen,医学博士,哲学博士2,Ye-FaYang,医学博士,哲学博士2,YuZhang,理学硕士1,WanYeeLau,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荣誉)2,3,Meng-ChaoWu,医学博士1,2,和Zheng-FengYin,医学博士,哲学博士11分子肿瘤学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中国人民共和国;2,综合治疗科,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中国人民共和国;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沙田,新界,香港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4肝胆胰血管外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摘要.背景:本研究旨在确定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小扁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L3)作为预后指标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从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共有395名持续HC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部分切除术)纳入研究。将术前和术后AFP-L3阳性患者的肿瘤特性与临床结果与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FP-L3/总AFP高比值,是病理侵犯性的一个指标。与那些术前阴性患者相比,术前AFP-L3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显著较早(复发时间中位数为22.0±2.4个月vs45.0±6.9个月,P<0.001)。手术后,与AFP-L3持续阴性结果的患者相比,AFP-L3持续阳性或阴性转阳性结果患者中,复发人数显著较多,尤其是远处转移。与AFP-L3阴性组相比,阳性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较短。©肿瘤外科协会2011首次收稿日期:2010年9月7日;网上发表日期:2011年2月20日Z.-F.Yin,医学博士,哲学博士e-Mail:yinzfk@yahoo与术后AFP-L3持续阴性组相比,持续阴性和阴性转阳性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显著较短。结论:如果术前AFP-L3阳性和AFP-L3持续阳性或阴性转阳性(术后),那么我们可以预测肿瘤行为更加具有侵犯性的,肿瘤复发率较高,以及临床结果较差。HCC患者的AFP-L3/总AFP比值越高,就越需要积极的治疗及密切随访。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排名第五最常见的癌症。HC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硬化。1-3甲胎蛋白(AFP)是HCC最悠久的肿瘤标志物。4-5但是,依赖AFP水平诊断肝癌会被以下情况影响,即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硬化患者,其AFP也会升高。6-9在过去的几十年,有研究表明,总AFP为糖蛋白异构体混合物,由不同的糖型组成。良性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与HCC的AFP相比,两者与凝集素,小扁豆凝集素(LCA)的亲和力不同。10根据其与LCA的反应性(亲和性电泳),总AFP可分为三个亚种,AFP-L1;AFP-L2;AFP-L3。AFP-L1不与LCA反应,它存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构成非恶性肝脏疾病中总AFP的大部分。AFP-L2大多于卵黄囊肿瘤,也可在怀孕期间母体血清中检测到。AFP-L3是AFP与LCA结合的部分,据报道,即使当HCC在其早期阶段,恶性肝细胞可产生AFP-L3。11-13小扁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L32219AFP-L3已被证明是HCC的一种标志物,具有高特异性(95%)。分泌AFP-L3的肝细胞,可促进肿瘤快速增长,早期浸润和肝内转移,从而导致在受影响个体的预后较差。14-17有效治疗后,AFP和AFP-L3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然后如果水平不断升高,则表明病情恶化或复发。本研究旨在阐明,HCC根治性切除后,AFP-L3作为预后指标及监测肝细胞癌复发的作用。患者与方法研究设计从2002年12月至2004年5月,将所有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中国)综合治疗科内,接受根治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前,每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证实。术前和术后,测量肿瘤标志物AFP和AFP-L3。将术前和术后AFP-L3阳性患者的肿瘤特性及临床结果,与阴性结果患者进行比较。只有满足了以下条件的患者才能纳入研究:(1)以前没有接受过治疗,(2)无其他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