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技术文件/DOCUMENTTEMPLATE编号:蓄电池机车充电工操作规程说明: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1.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的人员担任。2.熟悉本岗位的机电设备性能及供电系统.能正确处理一般故障,熟练的按操作规程进行充电作业。3.对于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极柱的焊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考核,取得《允许操作证》的人员担任。4.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度和交接班制度。5.充电工作业时应穿着规定的劳保用品。6.充电前必须先进行整体检查:⑴电池装置外部应完好,铭牌和防爆标志齐全。⑵电池装置的型号,额定工作电压。7.换电瓶箱时,必须把电机车控制手把拉回零位取下手把,抽出电机车第2页/共7页专业技术文件/DOCUMENTTEMPLATE编号:上的插销。8.用推移方法换电瓶时,机车应与充电架对中,抽出电瓶箱与车上的四个固定插销,在平行推移到充电架上。9.用吊车换电瓶时,应先检查吊车起重钩环,钢丝绳,制动闸与电动按钮,确认无误再行起吊,吊车升起后,起重物下不准站人。10.充电工作开始前应检查充电器及充电器上的仪表,确认指示准确,在送电。11.先擦净电池箱上的灰尘、积水后,打开电池箱,清洗干净。12.电源装置每次充电前都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检查各电池间连接极柱是否正确,接线端子的连接是否牢固。14.充电器电源的两极不得接反(电源的正极接电池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电池的负极)。15.整流设备充电插销必须采用电源装置的专用插销,不得用其他代用。第3页/共7页专业技术文件/DOCUMENTTEMPLATE编号:16.打开全部电池旋塞,清除放在电瓶上的任何工具,物品与脏物。17.充电作业:(1)充电前应再检查一次电源连接是否正确,观察电压表的指示值,并做好记录,然后起动整流器开始充电。(2)注意观察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包括电解液的比重和温度,电池的端电压,充电电流的变化)如异常情况应停电处理,不准电池带故障充电。(3)各种型号的电瓶及充电机,其充电方式,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常规充电或快速充电,应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文件执行。(4)在有80%的单位电池电压升至2.4伏时,才可改用第二阶段充电,当电解液冒出细密强烈气泡,而且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5伏以上,电压,比重,稳定3小时不变,即为充电完毕。(5)停止充电前各电池槽的比重:酸性为1.26±0.01,否则,可用蒸馏水(当大于1.27时)或比重为1.3的稀硫酸(当小于1.25时)调整。碱性为1.17~第4页/共7页专业技术文件/DOCUMENTTEMPLATE编号:1.22,液面高出极板高度:酸性为10~20毫米,碱性15~30毫米。(6)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不超过下列规定:合成碱电解液43℃;苛性钠电解液35℃;硫酸电解液45,℃温度超过时,应立即停充或降低电流充电,待冷却后再充,测量温度时应不小于3块电池。(7)注意连接线与极柱,不得有过热或松动。(8)电池中电解液溢出时,应及时吸出,擦净。(9)监视充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遇有不正常现象立即停充,待处理后再充电。(10)禁止在充电过程中,紧固连接及螺帽等,禁止将扳手等工具放在电池上。(11)在充电过程中,每小时必须检查一次电池电压,电流,液面,比重和温度,并做好记录。18.充电室设施:(1)充电室必须设置水源,以备洗蓄电池之用。第5页/共7页专业技术文件/DOCUMENTTEMPLATE编号:(2)必须设置电压表、点温计、比重计及温度计、检测仪表。(3)必须设置防火工具及消防器材。(4)必须设置充电架及推移电瓶的设备或起吊设备,严禁占用机车充电。(5)必须放置有护目眼镜、橡胶手套、胶靴及橡皮围裙等,以备配制电解液时使用。(6)盛电解液的容器必须坚固耐酸,在调合电解液时必须将硫酸徐徐倒入水中,严禁向硫酸内倒水,以免硫酸飞溅,烫伤工作人员。(7)配制酸性电解液时,充电室内必须备有中和电解液的5%碳酸钠溶液,遇有电解液烫伤应先用其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8)配制碱性电解液时,事先准备好足够3%的硼酸水和清水,以备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