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耍]0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发病48h以内的ACI患者84例,分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组32例及奥扎格雷单药治疗组52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合并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N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d;对照组以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NS)250ml静脉滴注,1次/d,用14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量表(ESS)、日常生活能力(ADL)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组的ESS增分率分别为(58・9±27・8,36.8±23・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DL增分率分别为(63.4±33.6,30.4±31.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V0.0i)o结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扎格雷单药治疗组,安全性高。[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扎格雷;急性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743.3;R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一816X(2007)04—024902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有多种脑损伤机制参与其病理发展过程,而自由基在缺血后的脑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成为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已批准应用临床,被证实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对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发病V48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笫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影像学(头颅CT或MIR)证实,排除脑出血及合并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2组: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组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1-75(平均62.4±10.5)岁;奥扎格雷治疗组5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44〜75(平均65.6±9.2)岁。两组年龄、给药时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伴发疾病评分、既往史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o1.2给药方法: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商品名易达生)30mg+(NS)100ml静脉滴注,2次/d,合并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NS)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d;对照组以奥扎格雷注射液(大连美罗大药厂提供,商品名莱澳)8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用14d。同时根据病情需要对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予以胰岛索治疗糖尿病,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微泵静注利息定(压宁定)平稳地降低血压至所需水平等相应治疗。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釆用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头颅CT。观察时间为开始治疗第1〜21d;ES、ADL在治疗前及治疗笫7、14、21d各评定一次,随吋记录合并用药和不良反应。1.4疗效评价:以ESS和ADL评分增分率判断疗效。计算方法如下:增分率=(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疗前积分)X100%o以治疗第21d的ESS的增分率、以治疗第21d的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的疗效判定指标。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釆用t检验;x<sup>2</sup>检验。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ESS、ADL评分:治疗组于治疗后第7dESS增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即有明显差异,21d后治疗组、对照组的ESS增分率分别为(58.9±27.8,36.8±23.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ADL增分率分别为(63.4±33.6,30.4±31.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o2.2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出现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肌軒、尿索氮升高,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1例出现皮疹,未经减药自行缓解;无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o3讨论急性脑血管闭塞发生后,梗死中心区的神经细胞迅速死亡,但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级联反应,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自由基可导致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