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描写性状语研究【摘要】:本研究是在句法语义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有关描写性状语的具体研究,以现代汉语虚词“地”的研究为切入点,试图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对描写性状语的结构特征、语法分布以及与定语、补语等相关句法成分的关系做出详细的阐明和描述,并使用句式转换、对比、义素分析等语法分析方法对描写性状语的认知语义特征进行解释和说明。本文通过对“地”在句法、语义、语用各层面上表现出的功能和意义的描写,对现代汉语的“地”的隐现动因作了认知上的解释,对人们是如何描写动作行为的过程、怎样利用非典型句法成分实现所要表达的语义内容等认知范畴做出尝试性的系统解释。同时,借助与日语状语的比较研究,证明本文的某些观点。第一章:绪论本章通过对现代汉语状语的研究情况的梳理,指出对现代汉语状语、尤其是描写性状语研究的不足,说明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方法等。第二章:“地”与描写性状语本章首先分析了必带“地”状语、必不带“地”状语和可带可不带“地”状语的区别,讨论“地”的句法分布,通过对“地”在语义、语用层面上表现出的功能和意义,以及对状语带“地”与不带“地”情况的对比分析,认为“地”能使它前面的状语具有描写性或增强描写性的功能,带“地”的状语是现代汉语典型的描写性状语,“地”是描写性状语的标志性特征。以此确立了本研究的核心话题。第三章:描写性状语的语义指向及其分类本章首先对描写性状语的语义指向和描写性的关系进行说明,指出描写性状语和它的语义指向对象的关系其实就是描写性状语对语义指向对象的描写。描写性状语的语义指向是复杂的,既有指向句内的,也有指向句外的。但是只从语义关系来确定描写对象会含有分析者较主观的因素。所以,本章首先通过语义指向把描写性状语分为外指名写性状语和内指描写性状语,再运用描写性状语所具有的事物性和状态性作为本文对内指描写性状语分类的理论依据,对内指描写性状语的描写对象进行分类。指出内指描写性状语可分为描主、描宾、描谓、描主/谓、描谓/宾五大类。第四章:描主状语描主状语指的是对主语进行语义描写的状语。本章对描主状语进行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的分析。对句法结构上充当主语、谓语和描主状语的语言【关键词】:描写性状语认知动因语义指向事物性和状态性描写性成分的同一性【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H146.2【目录】:中文提要9-12Abstract12-15概要15-181绪论18-301.1现代汉语状语研究综述18-211.1.1现代汉语状语的研究概况18-201.1.2现代汉语状语的分类方法20-211.2目前对状语研究的不足21-241.2.1分类标准不够统21-221.2.2状语研究的认知性解释不足22-231.2.3描写性状语研究的重要性23-241.3本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框架24-261.4本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26-271.5本研究的意义27-281.5.1本研究的理论意义27-281.5.2本研究的实用意义281.6本研究的语料来源28-291.7本文的几点说明29-302“地”与描写性状语30-552.1什么是描写性状语30-422.1.1前人的研究综述30-352.1.2“地”与描写性状语的关系352.1.3带“地”状语的描写性35-422.1.3.1对比性与带“地”状语的描写性37-382.1.3.2祈使性与带“地”状语的描写性38-392.1.3.3修饰性与带“地”状语的描写性39-402.1.3.4带“地”状语的连带属性40-422.2描写性状语的标记“地”42-532.2.1“地”的语法分布42-472.2.2“地”的功能分析47-532.2.2.1“地”的句法功能47-482.2.2.2“地”的语义功能48-502.2.2.3“地”的语用功能50-532.3小结53-553描写性状语的语义指向及其分类55-643.1语义指向与描写性的关系55-563.2描写性状语语义指向的特殊性56-573.3描写性状语分类的理论依据57-623.3.1状语语义指向分类法综述57-593.3.2描写性状语语义外指和内指的区别59-613.3.3内指描写性状语分类的理论依据61-623.4小结62-644描主状语64-764.1描主状语的定义及其验证方式64-654.2描主状语的句法分析65-684.2.1描主状语句中主语65-674.2.2描主状语句中主语的类型67-684.2.3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