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全国模拟试卷历史卷高三全国模拟试卷历史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1~4题.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影响不包括()A.便利了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倾销B.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C.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在()A.东南沿海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华势力迅速发展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4.抗日战争胜利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是()A.由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B.扶植反动势力,镇压中国人民革命C.发动侵略战争,变中国为殖民地D.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些仁人志士进行了建立资本主叉制度的探索.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5~7题.5.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③洋务运动的兴起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纲领是()A.《变法通议》B.〝公车上书〞C.《应诏统筹全局折》D.《定国是诏》7.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重心,在近代是帝国主义争夺的重要地区.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8~10题.8.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侵人长江流域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中国近代史上,长江全线对外国舰船开放是在()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1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长江流域抵抗日本侵略的战役是()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徐州会战④枣宜会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农民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11-13题.11.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B.是传统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任务l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人民群众与〝洋教〞的矛盾激化B.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13.下列省份,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发展迅速的是()A.广东.湖南.湖北.江西B.广东.广西.山东.河北C.江西.湖北.河南.山西D.广西.湖南.河南.山东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不断出现高潮.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14~16题.1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发起收回利权的斗争,其内容是()A.收回路权和矿权B.废除领事裁判权C.收回海关管理权D.废除不平等条约15.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共同点是()①首先由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②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③中国共产党是运动的领导力量④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6.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发生在()A.南京.上海B.汉口.九江C.重庆.沙市D.苏州.杭州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取得了伟大胜利.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17-19题.1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瓦窑堡会议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七七事变18.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军队密切配合共同抗击日本军队的战役发生在()A.山西B.河北C.湖北D.河南19.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发动〝百团大战〞②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③开展大生产运动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20—22题.20.中国共产党确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是在()A.南昌起义时B.八七会议上C.三湾改编时D.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的主要战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