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家庭幼儿照料对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王姮1,董晓媛2(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2[加]温尼伯格大学经济学系,[加]曼尼托巴省温尼伯格市R3B,2E9)摘要: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非农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然而,男性和女性对非农经济活动的参与机会存在不平等。考察了农村女性的家庭幼儿照料责任对此所产生的影响。在农村贫困地区,缺乏稳定可靠的幼儿看护机构是母亲非农就业的主要障碍。2001年四个国定贫困县592户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实,拥有6岁以下幼儿使女性农业生产的参与率增加1.94个百分点,而非农私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的参与率分别下降1.22和0.7个百分点。关键词:女性非农就业;幼儿照料;中国农村1引言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了人民公社制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人民公社解体后,80年代中期农村乡镇企业中的非农工业就业增加。而90年代中期,数千万农村工人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农村到城市移民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转变促使大批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从事非农自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并使其收入急速增加,贫困迅速下降。然而研究显示,女性和男作者简介:王姮(1971—),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减贫研究与性别差距;董晓媛(1953—),女,加拿大温尼伯格大学经济系教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机会存在不平等。王云鲜(1999)发现男性更可能参与非农就业,而尽管农业回报低,女性从事农业劳动的可能性却更大。Knight和宋丽娜(2003)揭示,与男性相比,女性从事农业劳动的天数多而非农劳动的天数少。EllenJudd(2007)提出证据显示,非农就业领域的性别不平等导致农业劳动女性化。deBrauwetal(2008)证实,26至45岁女性参与农业生产的比例高于男性,尽管其结论是没有证据证明农业女性化程度比以往更为严重。农村劳动结构变化的性别模式对男女相对福利有着重要的潜在影响。农业回报率低,女性集中于农业生产将会导致农村贫困的女性化。此外,女性对挣工资活动的有限参与使其收入相对于男性下降,削弱了她们的谈判力量和对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影响力(JohnHoddinott和LawrenceHaddad,1995;DuncanThomas,1990)。在中国,女性的市场工资促进了女性家务劳动的减少(MacPhail和Dong,2007)以及孩子配给资源的增加(LinaSong,2008)。因此,女性非农就业相对份额的增加提高了女性谈判潜力以及自身和孩子的福利水平。女性挣工资活动参与率比男性低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女性作为家庭中孩子的主要照料者的角色是一个重要因素。其理由是,挣工资工作通常在劳动时间和地点上不具有灵活性,并且与家庭农业生产不相容,女性能否参与挣工资活动取决于能否获得照料孩子的替代资源。然而,在农村几乎没有幼儿园,特别是低收入地区,孩子在上学前班之前(6岁以下)通常由家人照顾。农村工人进城务工,不能够获得有政府补贴的幼儿看护,能够获得这种福利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职工。而对集中于低技术、低收入工作的农村工人来说,营利性的幼儿看护非常昂贵(Du和Dong,2009)。因此,带小孩的女性不得不留在农村,以满足工作和照看小孩的需要,或者退出劳动力市场专职照顾小孩。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估计了妇女因生育和照料孩子减少就业或丧失职位晋升机会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这在文献中被称为“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咪税”(Crittenden,2001)。研究显示母亲们的小时工资收入低于其他女性(Fuchs,1988)。Waldforgel(1997)估计,在英国,男性和没有孩子的女性的收入差距为16%,但是男性和有孩子女性的收入差距是38%。在90年代的英国,育儿母亲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她们倾向于从事兼职工作或暂停工作(Josh、Paci和Waldfogel,1999)。Waldforgel(1998)利用美国的数据发现,控制个人特征后,没有孩子的年轻女性的工资是男性的90%,而母亲们的工资仅是男性的70%。Budig和England(2001)揭示,在美国有孩子的女性每增加一个孩子大约要承受着小时工资5%的工资惩罚。据Waldforgel(1998)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