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临床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CP)的疗效。方法对28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采用口服药物加巴喷丁、运动疗法、作业治疗、针刺穴位、理疗及心理支持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定。结果疗程结束后,21例患者屮19例疼痛得以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达90.4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切实有效的。【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中枢性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67-02脊髓损伤后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有8%〜94%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慢性疼痛,其中1/3疼痛严重,并有町能伴随患者终生,成为患者总体健康及日常生活的最大障碍[1]。脊髓损伤后疼痛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机械性疼痛,与骨折局部异常有关;另一种起源于脊髓本身,即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CP),临床多发,在脊髓损伤患者屮占11%-94%。CP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相当于感觉消失部位)呈扩散性的感觉异常性疼痛,常为烧灼痛、针刺痛、麻木或跳动痛,一般为自发性,多与情绪改变有关[2],严重者可影响患者饮食、睡眠及日常生活,应及时处理。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8-2011年我科收治外伤性脊髓损伤后CP患者21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17岁至58岁,平均36.7岁;颈髓损伤5例,胸腰髓损伤14例,骨氐髓损伤2例;完全性脊髓损伤13例、不全性脊髓损伤8例;病程23d〜2年,平均5个月;均经磁共振证实为脊髓损伤,并行椎板减压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手术。体检确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明显消失。患者疼痛程度为中到重度,影响FI常生活活动和睡眠。28例患者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青光眼等疾患。1.2方法1.2.1药物治疗用加巴喷丁胶囊(化学名为1一氨基甲烷一环已烷乙酸),开始口服剂量lOOmg/次,3次/d,每隔3〜5d增加剂量300mg/d,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最大用量为2400mg/d,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1.2.2运动疗法徒手及利用各种装置进行由被动至主动运动的训练。如呼吸训练、站立训练、持续牵引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残存肌力训练及平衡训练等,配带适当矫形支具,逐步达到治疗性步行和功能性步行。1.2.3作业疗法侧重于日常生活(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能力训练。如进食、更衣、个人卫生、如厕及床一轮椅一坐便器Z间的转移训练。对于双手功能障碍者行手功能训练,并借助自助具进食、洗漱、使用电脑等。1.2.4传统医学方法根据瘫痪肢体情况进行选穴针刺。1.2.5理疗疼痛部位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1.2.6心理支持治疗在H常医疗护理活动中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采用释疑、举例、鼓励等方法,并取得患者信任,指导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多方给予支持、鼓励,消除患者脊髓损伤后畏惧、紧张、害怕心理,让患者感觉到自己的能动性,增强疾病康复的信心。1.2.7综合康复护理规范的体位摆放,防止肌痉挛及压疮形成;膀胱功能训练及直肠功能训练,以尽早建立起自主性膀胱与直肠功能,不能建立口主性膀胱与直肠功能,进行清洁导尿训练;指导止确定时减压。1.2.8康复知识宣教讲解中枢神经痛等脊髓损伤相关医学知识,以及各项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具体实施方案。以上康复治疗按照1次/d,lh/次的程序进行,期间还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处方。1.3观察项目以目测类比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定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1.4疗效判定分别在人院时和入院后第3个刀,对患者进行VAS评分。显效:VAS评分下降23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VAS评分下降〈3分$1分;无效:VAS评分无下降或下降〈1分。2结果显效13例(61.90%),有效6例(28.57%),无效2例(9.52%),总有效率90.47%。3讨论脊髓损伤后CP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脊髓中枢兴奋性过高:通过对一些临床过程的观察,如椎管内注射局部麻醉药可以暂吋缓解患者的疼痈;损毁脊髓损伤表层内杲常过度活动的病灶可明显减轻疼痛;抗抑郁药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