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三大修辞著作_鬼谷子_文心雕龙_文则_之比较_高胜林2022年第10期第27卷(总第111期)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OFBIJIEUNIVERSITYNO.10,2022Vo.l27GeneralNo.111收稿日期:2022-06-20作者简介:高胜林(1963)),男,安徽庐江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修辞学。常晓玲(11012)),女,广东广州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修辞学。中国古代三大修辞著作)))5鬼谷子6、5文心雕龙6、5文则6之比较高胜林1,常晓玲2(1.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519070;2.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5鬼谷子6、5文心雕龙6、5文则6是中国古代的三大修辞著作,通过用三大修辞著作的成书背景、体系、辞格、语体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发展进程:从随意性、附属性走向了稳固性、独立性,从广义修辞走向了狭义修辞,从多维度走向语言本体,从粗线条到深入细致。这标志着这一学科正在逐步走向独立、专业和科学。关键词:狭义修辞;广义修辞;口头语;书面语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059(2022)10-0001-045鬼谷子6是一部颇具争议的先秦典---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籍,历代学人,理解不一。影响较大的看法有二,一称之为兵家之书,一称之为纵横家之书。如果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0(5孙子兵法#谋攻篇6)的观点视之,说它是/鬼谷子兵法0并无不可。但综观全书,5鬼谷子6并未涉及军事理论和战例,甚至连用兵打仗的军事谋略也不见只言片语。说它是纵横家之书倒是更为确凿,因为它的主要内容都是游说君主的经验总结和说服方法的哲学升华,全书没有具体的人事叙述,只有抽象的议论,极富理论色彩。高圣林曾将它与西方修辞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的5修辞学6作比较,发现两者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两书产生于同时代,同为说服术,同样有大量的心理分析,同属口语修辞范畴。0因此,将它视之为/中国修辞学著作的最早源头0/是中国第一部口语修辞著作。0[1]梁代刘勰的5文心雕龙6不仅是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而且是我国古代文章修辞学的力作。宋代陈骙的5文则6是我国第一部书面语修辞学专著,它标志着我国修辞学走向成熟。因此这三大著作是我国古代修辞学史上的三座丰碑。本文拟对它们作成书背景、体系等方面比较,以揭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发展进程。一、三大修辞著作的成书背景战国时代诸侯混战,纵横家奔走游说为各国诸侯审时度势。5鬼谷子6便是站在纵横家的立场上撰写的,受众是拥有无上特权的君王。5鬼谷子6为达到政治目的,要求修辞表达者准确揣摩君王心理。5文心雕龙6的诞生,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文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语言形式愈发重视,以致到了/言贵浮诡0(5序志6)、离本讹滥的地步,因此,刘勰便是在古---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代修辞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的语言表达形式以纠正畸形文风。宋以前并无专门研究作文规律的著作,陈骙深陷于这种/从老于文者问焉0而/仅得文之端绪0或/仅识文之利病0(5文则序6)的困惑,于是/恣阅古书0,终于考究出古代著作的写作与修辞规则,这便有了第一部修辞专著5文则6。2022年第10期第27卷(总第111期)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OFBIJIEUNIVERSITYNO.10,2022Vo.l27GeneralNo.111收稿日期:2022-06-20作者简介:高胜林(1963)),男,安徽庐江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修辞学。常晓玲(11012)),女,广东广州人,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修辞学。中国古代三大修辞著作)))5鬼谷子6、5文心雕龙6、5文则6之比较高胜林1,常晓玲2(1.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519070;2.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5鬼谷子6、5文心雕龙6、5文则6是中国古代的三大修辞著作,通过用三大修辞著作的成书背景、体系、辞格、语体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发展进程:从随意性、附属性走向了稳固性、独立性,从广义修辞走向了狭义修辞,从多维度走向语言本体,从粗线条到深入细致。这标志着这一学科正在逐步走向独立、专业和科学。关键词:狭义修辞;广义修辞;口头语;书面语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