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第15卷第2期甘肃地质2006Vol.15No.2:100424116(2006022007220004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与保障措施探讨朱文忠(甘肃地质工程总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摘要:通过对我省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防治现状的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从宏观方面提出和探讨了适合我省省情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关键词: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对策;地质环境保护:P694文献标识码:A0前言、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交汇地带,深居内陆,地域辽阔,地质地理条件复杂。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侵蚀作用强烈,基岩卸荷现象发育。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山地、高原、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之多[1]。同时降水集中,暴雨频繁。自然条件决定了境内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环境质量趋于下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提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据概略统计,上世纪90年代,全省仅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4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6~8亿元①。由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滞后,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建设的进展和人民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果对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趋势缺乏了解,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和引发的危害认识不足,势必对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威胁。因此,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目前,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地质灾害现状尚未完全查清,基础工作相对薄弱;(2工作机构、管理体系、法制建设有待完善;(3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不足,不畅;(4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有待提高。1主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111滑坡(崩塌11111滑坡(崩塌现状甘肃省滑坡具有分布范围广、密度大、活动频繁、规模大、危害严重的特点。全省87个县(市、区中,有68个不同程度的发育滑坡,其中灾害严重的达42个,全省滑坡分布范围达1815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1%,是全国滑坡最发育的省分之一。据统计资料②,陇南是我省滑坡最多的地区,数量占滑坡总数的7212%,其次为陇西、陇东。河西地区滑坡不发育,仅占013%(表1。11112滑坡的防治对策(1滑坡的预防预防是防治滑坡的最有效对策之一,分区域性预防和主动性预防。我省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滑坡类型较多。在陇东、陇西黄土高原广大地区内以收稿日期:2006207212作者简介:朱文忠(1964~,男,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工作。①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3年。②甘肃省计委、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陇南滑坡泥石流整治规划,1990年。表1甘肃省滑坡统计表Table1StatistitcsoflandslideinGansuProvince地区滑坡数量(处所占比例(%滑坡类型陇南、甘南132837212基岩滑坡为主陇东25691410黄土、粘土滑坡为主陇西24841315黄土、粘土滑坡为主河西走廊56013基岩、堆积层滑坡为主合计18392100/预防暴雨引起的中小型滑坡为主要对象,其危害目标一般为村庄,这类滑坡危害小,但突发性强。兰州市、天水市等工业集中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工矿区、铁路沿线,以预防人为诱发滑坡为主。陇南基岩山区以预防基岩堆积层滑坡为主,—宕昌舟曲的甘川公路沿线以—预防大大型堆积层滑坡为主,特别是应尽力减少人为活动。滑坡的主动性预防主要包括对已有滑坡或潜在滑坡进行勘察、坡进行监测,减少人为活动。(2,,一般,滑床、滑体规模及滑坡机制比较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滑坡的区域性治理包括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和工程措施(地表或地下排水工程、削坡工程、固坡工程、防冲刷工程。对单个滑坡体的治理措施包括抗滑工程、排水、人工削坡等措施。治理方案中应考虑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可首选避让措施。112泥石流11211泥石流现状甘肃是全国4大泥石流危害区之一[2],全省87个县(市中,53个发生过泥石流灾害。据现有资料统计,全省共有泥石流沟6260条,其中河谷型和沟谷型有4130条,占66%,其余为山坡型泥石流。泥石流沟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河西地区较少。全部河谷、沟谷泥石流中,陇东占3511%,陇南、甘南占35%,陇西占2919%,如果将山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