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的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23例,经腹超声监测其宫颈长度,比较宫颈长度的差异,追踪其妊娠结局,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发生先兆早产的123例患者,其中早产51例。早产组宫颈长度短于足月产组宫颈长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组孕妇与非早产组孕妇年龄、孕次、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周、保胎方法和给药途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受检的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为52例,47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90.38%;宫颈长度≥3.0cm孕妇71例,4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颈长度3cm为临界值,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3.93%,阴性预测值为94.03%。④宫颈长度<3.0cm组48h,7d和37周内分娩率显著高于宫颈长度≥3.0cm组分娩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3.0cm时,早产发生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关键词】超声宫颈长度早产【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131-02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体重为1000-2499g。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越差。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因此,早期预测早产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是降低早产发生和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关键。临床常经验性用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提示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也可预测早产。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的超声测量及妊娠结局的追踪,了解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探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预测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的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2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统计的均为初产妇;无任何合并症和产科并发症;均为初产妇、单胎,既往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次数少于2次,无晚期流产和中期引产史;平均年龄为(27±2)岁,发生先兆早产的孕周为28-36周,平均孕周为(33±2)周;均无胎膜早破。先兆早产诊断标准:每小时有4次以上的规律宫缩。1.2经腹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方法检查前少许充盈膀胱,只要能显示宫颈管即可。宫颈长度:指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间的距离。若宫颈漏斗形成,则取漏斗最低点与宫颈外口间距离。测量并记录宫颈的长度,同样测量3次取平均值,避开宫缩时测量。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相关统计,采用t建议及x2检验。2结果2.1123例先兆早产孕妇中早产率为41.46%(51/123)。发生早产的51例平均宫颈长度(2.53±0.71)cm,足月产的72例平均宫颈长度为(3.23±0.51)cm,后者明显长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123例先兆早产孕妇中51例发生早产,早产组孕妇的分娩孕周为31周-36周,平均分娩孕周为(33±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045±223)g。保胎成功至足月分娩者72例,孕妇分娩孕周为(38±1)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77±335)g。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周、保胎方法和给药途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3受检的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为52例,47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90.38%;宫颈长度≥3.0cm孕妇71例,4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早产51例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4例,宫颈长度<3.0cm47例;72例足月产者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67例,宫颈长度<3.0cm5例。以宫颈长度3.0cm为分界值,宫颈长度≥3.0cm71例,4例早产;宫颈长度<3.0cm52例,47例早产。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2.16%(47/51),特异性为87.5%(67/72),阳性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