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_三江_地区新生代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_段建中滇西/三江0地区新生代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段建中,薛顺荣,钱祥贵收稿日期:2022-03-07基金项目:省(云南省)院(中科院)合作项目(96S007).作者简介:段建中(1950~),男,云南昆明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基础地质及矿床地质研究.(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11)摘要: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陆内裂陷、断裂走滑活动及会聚构造带的形成、陆内岩浆活动、强烈的抬升等一系列构造运动关键词:新生代;构造:演化:P54文献标识码:A:1004)1885(2022)03)0243)091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及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滇西/三江0地区通指程海、红河断裂以西地区。本文研究范围为澜沧江断裂以东,红河、程海断裂以西的中)新生代陆内环境的两个菱形块体地区(图1)。滇西/三江0地区在全球构造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是欧亚古陆块南部边缘与冈瓦纳古陆块(含印度、掸邦板块)相碰撞的场所。从挽近造山带的动力场看,是特提斯构造带东部向南突出的弧形岛弧的组成部分,即濒临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切带,---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靠特提斯构造带弧形山脉向南突出到向北突出的反向转折地区。111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滇西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其陆壳的不同部分,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进程。据沉积建造、生物演化、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及地层接触关系等资料,最早的构造运动可追索到中元古代的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使滇西古构造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地壳受拉张、裂陷作用一度形成裂陷沉积,随后又在不同阶段转化为陆表海环境。古生代特提斯洋亦可能在此阶段形成。构造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未见强烈褶皱。在丽江-宁蒗地区,表现为下泥盆统与上志留统呈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基底断裂活动明显,如金沙江-红河断裂,构成次级构造分区的边界。华力西运动是滇西古地理、古构造演化的重要时期。泥盆纪)二叠纪,滇西地壳活动性增强,由于强烈的拉张、裂陷导致滇西北地区地台边缘张裂,沿断裂带发生大规模的中酸性)基性岩浆侵入)喷发。石炭纪)二叠纪,由于古特提斯洋沿澜沧江向云岭-无量山带俯冲,致使扬子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陆缘转化;同时,由于弧后扩张导致金沙江-哀牢山洋的打开。所以,云岭-无量山带的兰坪-思茅地区,既是澜沧江俯冲带的弧后盆地,又是金沙江-哀牢山2022年第20卷第3期243~252页云南地质CN53-1041/PISSN1004-1885图1滇西/三江0地区及邻区新生代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简图Fig11TheCenozoicTectonicSettingandTectonicUnitsinTh---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e-RiverAreaofWestYunnanandNearbyRegion11?级单元线;21ò级单元线;31ó级单元线;41逆断层;51走滑断层;61块体运动方向;71块体转动方向俯冲带的弧后盆地。弧后盆地经澜沧运动(范承钧,1983)封闭,绝大部分隆起成为陆块。一度裂开的云岭-无量山陆块与扬子陆块角度缝合。晚二叠世末)早三叠世,滇西古特提斯消减殆尽,滇西地块会聚到扬子大陆边缘。印支运动期是滇西地壳演化的关键时段。滇西普遍可见上三叠统不整合或假整合于古生代地层之上,其间出现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运动后期,随着古特提斯的消亡,云南除怒江以西之外,形成统一大陆。云岭-无量山地区全面隆起,表明澜沧江洋和金沙江-哀牢山洋已同时封闭。中三叠世发生的陆)陆碰撞造山,除形成卡尼期磨拉石沉积外,还发生极为特殊的碰撞弧火山)岩浆活动,如澜沧江带的临沧花岗岩和金沙江带的鲁甸花岗岩等。滇西北-244云南地质20卷甘孜-理塘海槽,印支运动早中期继续扩张,至卡尼)诺利期洋板块向西俯冲,形成著名的义敦岛弧,海槽于瑞替期完全封闭。云岭-无量山碰撞造山带,晚三叠世进入稳定的沉积环境,以陆表海环境为主。燕山运动使滇西地壳演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印支期的碰撞造山、地台边缘开合演化之后,怒江以东广大地区进入短暂的平静期。兰坪-思茅中生代沉积区进入新的拉张、裂陷时期,并形成一系列红色盆地。构造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形成早白垩---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世)侏罗纪之间的三个假整合接触。构造事件主要表现为怒江海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