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对话工具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473.5【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1)11-0017-01【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看图对话TM工具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观察组实施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和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看图对话”组患者空腹血糖降幅、餐后2小时血糖降幅和糖化血红蛋白降幅和常规教育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统计均有明显差异,P≤0.05;二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键词】“看图对话”工具糖尿病脑卒中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因,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三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控制好了就减少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教育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如何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已成为目前糖尿病防治的首要问题[2]。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是国际糖尿病联盟联合其他公司为糖尿病患者推出的一种新型糖尿病教育工具。看图对话工具于2008年3月在英国发起,目前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推广和使用,2009年4月进入中国,得到了中华糖尿病教育学会的认可和推荐,被称为糖尿病教育的最新模式。我科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脑卒中患者46例,排除神志不清、明显智力障碍、严重精神病或多器官衰竭患者。1.2方法:观察组实施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和遵医行为的变化。观察组实施看图对话模式,即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以8-10人为1组,由研究者和1名专科护士组织实施教育。每1周1次,共连续进行4次,每次1.5~2.0h。专科护士以看图对话工具作为教育辅导工具。专科护士为通过统一培训并获得“看图对话辅导员资格认证”的糖尿病专科护士。看图对话工具包含四张地图,分别是“与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饮食和运动”以及“与胰岛素同在”,再结合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宣教。辅导员和患者围绕主题地图就坐,辅导员以直观图画、语言提示及问题卡片引导每组患者就地图话题开展对话交流。辅导员让患者自己观察地图,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再引导患者展开讨论和共同学习。实施过程中,辅导员主要负责提问、引导、总结。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以8-10人为1组,参加科室组织的糖尿病讲座,每1周1次,连续4次,每次1h。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药物治疗,脑卒中与糖尿病的关系。1.3效果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前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6个月后抽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计算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幅度。遵医行为测量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按医嘱用药、定期自我监测、及时就诊复查5项内容。半年内坚持5项内容者为完全遵医;坚持2项以下内容者为不遵医;部分遵医介于二者之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果1)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二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幅度比较,见表1。6个月后,“看图对话”组患者空腹血糖降幅、餐后2小时血糖降幅和糖化血红蛋白降幅和常规教育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统计均有明显差异,P≤0.052)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二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2二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例,%)组别n完全遵医部分遵医不遵医观察组2014(70)4(20.0)2(10)对照组2010(50)6(30)4(20)3讨论3.1糖尿病教育方法众多,常规教育模式大都是单向填鸭式的方法,存在患者被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