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海底观测站的两种发展模式

海底观测站的两种发展模式李慧青李燕哈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300112)摘要:简要介绍了海底观测站的历史。阐述了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种模式及其基本要素,对两种模式的投入成本、功能与效率及其未来发展做了比较,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海底观测站/系统的建设有所借鉴。Thehistorypathofseabedobservationsisbrieflyintroduced.Inthispath,twomodesofseabedobservationsarefoundpotential.Thebasicelementsinthetwomodesareinvestigated.Thecomparisonininvestedcapital,performance,efficiencyandfortunebetweenthetwomodesismade.Thecrucialissuesforourfutureseabedobservation/systemconstrictionarepointed.关键词:海底观测,GEOSTAR,光电缆组网,中图分类号:P715.5人类在地球上居住,就必须了解地球,而了解地球是从对地球的观测开始的。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研究的第一个观测平台,而把空中和空间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么近年来海底就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第三个观测平台[1]。在第三个平台上进行的地球科学观测活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开始的,从九十年代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95-2002年期间,欧盟先后实施了两期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深海研究站计划(GEOSTAR1/2——GeophysicalandOceanographicStationforAbyssalResearch);1998年开始,美国与加拿大合作,组织实施了东北太平洋海底网络实验计划(NEPTUNE——North-EastPacific1UnderseaNetworkedExperiments)。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以期对各个观测点实现自动、长时序观测,从而获得曾经是“深不可测”的海洋内部信息。海底观测区别于海面和空间观测的特点是,难度大、费用高、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以什么方式和规模来发展海底观测是需要科学界、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统筹考虑和协商的系统工程。在回顾海底观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本文对单框架式海底观测站和光电缆组网式海底观测系统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海底观测站建设有所借鉴。1.海底观测发展史海底观测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海底地震和地质构造及其变化研究为主的对海底的观测,另一类是以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动力学等研究为主的在海床上进行的对水体的观测。总的趋势是,在海床上利用观测仪器设备对海床以下的地质构造和海床以上的水体、生物及生态进行综合的观测和研究。海底观测最早的主题是地震。早在1937~1940年间,美国W.M.尤因等就进行过海底地震观测的尝试[2]。1966年,曾在千岛群岛至堪察加的近海,安装了18台地震仪,进行了3次地震观测。1968年,日本利用新研制出的海底地震仪,在海底进行了33天的持续观测;1968~1970年,在相模湾的三个地区进行了海底地震的系统观测。1966年,莫斯科大学研制了海底地震仪,并在印度洋进行了海底地震观测[3]。最早的大规模洋底调查观测活动是大洋钻探计划,它起源于1961年的美国莫霍计划。1968年开始深海钻探计划DDP(Deep-Sea2DrillingProject,1968-1983),之后又相继实施了大洋钻探计划ODP(OceanDrillingProgramme,1985-2003)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IntegratedOceanDrillingProgramme,2003--),这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合作研究计划。从1968年起至2003年,三十五年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近三千口,从北极大洋到南极威德尔海,覆盖了整个世界大洋,采集了沉积样品和岩石标本,记录了钻孔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建立了长时间尺度的岩芯观测。“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计划打穿大洋壳,揭示地震机理,查明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并从地质变化中理解极端气候和快速气候变化的过程[4]。上述各种海底观测活动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在洋底进行的点上观测,即通过钻孔取样和在钻孔中布放仪器进行定点观测。然而,从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的目的出发,比如探索海洋气候变化对不同水深海洋生物产生的不同影响,探索深海生物的生态系统动力学和生物多样性等等,还需开展对海洋乃至海底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量的观测,如海洋的流、浪、潮等动力参数,海底的结构构造参数和海洋的pH、CO2、溶解氧、营养盐、蛋白总量等化学和生物量参数。而从开发海底资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