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诊治【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诊治。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记录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38例(52.05%),血管撕伤及切口22例(30.14%),胎盘因素10例(13.70%),凝血功能障碍3例(4.11%)。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血管撕伤及切口等是造成此现象主要原因。结论为利于临床处理,达到止血的目的,需通过必要的检查,查出出血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影响因索;临床诊治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90-01产科分娩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1],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明显增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病例也随Z明显增加[2-3],而剖宫产自身就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4-5]。若不及时采取妥当的处理方法,则会导致产妇出现宫缩乏力、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切口裂伤等严重症状,甚至造成产妇终身不孕和死亡[6-7]。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渐上升,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率[8]。现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5月至2013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73例剖宫产分娩产妇,年龄25±4岁,孕周>36周,体重60土14Kgo其中首次进行剖宫产手术52例(71.23%),再次进行剖宫产21例(28.77%),两者皆进行了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手术。1.2剖宫产手术的指征73例剖宫产产妇,24例出现宫内胎儿窘迫(32.88%),18例出现瘢痕子宫(24.66%),13例出现头盆不称者(17.81%),10例出现胎位异常者(13.70%),8例出现臀位(10.96%)。1・3总出血量的测量方法总出血量采用负压瓶或容积法收集产道的出血量,并以称重法量出总血量。收集血量为手术开始至胎儿分娩出后24h收集所得。2结果2.1产后出血量比较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为123-2360(平均579)ml,如以产后24h的出血量$500nil视为产后出血的标准[9],则剖宫产后出血率高达54.79%,若以产后24h的出血量700ml视为产后出血的标准[9],则剖宫产后出血率为23.29%o2.2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索剖宫产出血的影响因素有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宫缩乏力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宫缩乏力和子宫切口裂伤,见表1。3讨论3.1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宫缩乏力是形成剖宫产手术出血最主要的影响因索,其次是子宫切口裂伤、胎盘因素(包括胎盘前置、胎膜残留等)、凝血功能障碍,而产程延长、多胎妊娠、韧带血肿、引产失败、切口愈合差等也是往年病例中常发生。3.2处理措施3.2.1合理应用宫缩剂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应及时使用宫缩剂,如宫缩素、前列腺素。宫缩剂使用时,应控制用量,不宜使用剂量过大。宫缩素使用效果明显时,可注射前列腺素,可快速引发子宫收缩。3.2.2外科缝合手术宫缩乏力的产妇使用宫缩剂后,若效果不佳,则可采用B-Lynch外科缝合。该方法较适合了宫出血量减少的产妇,机械操作较简单,手术较安全。3.2.3宫腔填塞宫腔填塞也是一种可行的急救措施。但子宫软和大的特点,且填塞后不利于子宫收缩,因此对于宫缩乏力的产妇不适宜该法。而因胎盘因素出现的产后出血,在经“8”字局部缝合后,宫腔填塞则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宫腔填塞时,应从宫底开始往宫颈依次填紧,以防发生腔隙遗留。3.2.4动脉血管缝合对宫动脉上行缝合疗效不明显的产妇,可进行骼内动脉的缝合,以降低侧枝丰富的循环及再建立。产科发生大出血时,动脉血管缝合也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3.2.5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手术时,若出现大出血,且各种保守治疗剂药物都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子宫次切或全切手术,以避免产妇失血过多导致死亡。3.3预防措施产后2h的出血量主要发生在剖宫产术中,因此适时恰当的使用宫缩剂如宫缩素、前列腺素及米索前列腺素,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达到减少产后出血。3.4宫缩乏力防治宫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娩出胎头时,切勿过急,lmin最好,然后慢慢牵引前肩和后肩。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同时静脉滴注20U的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