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及其嬗变

“树”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及其嬗变郑文【专题名称】造型艺术【专题号】J7【复印期号】2011年06期【原文出处】《美育学刊》(杭州)2011年4期第99~108页【英文标题】MeaningandEvolutionoftheImageofTreesinChineseLandscapePaintings【作者简介】郑文(1968-),女,江苏江阴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研究及创作,上海200062【内容提要】西方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中有图像学研究。在中国山水画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图像意义呢?中国历来有以物拟人和以人喻物的传统,在现存宋代及之后的画论中,也能发现有明确的图像比拟和象征手法的使用,但中西绘画分属不同的文化类型是显见的事实。因此虽借鉴西方图像学和形式分析的研究方法,但更强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来探究其成因,可揭示山水画中“树”这一图像的隐喻意义和演化历程。ThereisaresearchmethodcallediconographyinWesternarthistory.DotheimagesinChineselandscapepaintingshavethesimilarunderlyingmeaningyet?Chinahasalongtraditiontorepresentathingasapersonordepictahumanasanobject.IntheremainingtheoryofpaintingfromSongDynasty,itisfoundthatthewaysofimagematchandsymbolismwereused.However,itisanobviousfactthatChinesepaintingandWesternpaintingbelongtodifferentculturetype.ThoughthispaperusestheWesternmethodoficonographyandformalanalysis,Chinesecultureisdeeplyrootedinthemethodforexplorationofthecauses.ThispaperrevealstheimagemeaningandevolutionrouteoftheimageoftreesinChineselandscapepaintings.【日期】2011-04-19【关键词】山水画/树/隐喻/嬗变Chineselandscapepainting/tree/metaphor/evolutionUU8614408:J212.26文献标志码:A:2095-0012(2011)04-0099-10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最直接的图像表现,这种观念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亲和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山水画直接反映出中国人关于宇宙和自然的整体观念。那么,“树”作为山水画中最为常见的图像,它所承载的象征意义,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内涵都将生动地呈现出这种关系。董其昌说:“画中山水位置皴法皆各有门庭,不可相通。惟树木则不然。”[1]447可见“树”这一图像有其相对稳定的图式。但在山水画发展的整个流变过程中,“树”的图像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一、魏晋隋唐:山水图式的形成使用山水语言来形容人的神采,这种人物品藻方式以魏晋南北朝为盛。据《世说新语》记载:李元礼如松下劲风;[2]415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2]422和峤森森如千丈松;[2]426王夷甫(太尉)如岩岩清峙,壁立千仞;[2]442等等。既然人物品藻多拟之山水,何不画山水更能写自然造化?因之,山水画出矣。晋人从人物画到山水画可谓是宇宙意识寻觅充足的媒介或语言的途径,这是人觉悟到探索生命的源泉、宇宙的奥秘,山水画比人物画更贴切,因此不但用之于画,还用之于诗,故山水诗兴矣。[3]可见,山水画在晋代已见端倪,顾恺之(约345-407)曾作《画云台山记》。南朝的宗炳(375-443)作《画山水序》,则是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对山水画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功能意义进行阐述,对山水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王微(415-443)的《叙画》进一步揭示了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至于当时的山水画现已无法得见,只能从张彦远的叙述中窥其一二:“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4]15-16可见,此时虽有山水理论,但山水画仍是人物画的附属品,处于稚拙状态,远未独立和成熟。从据传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宋摹本)(图1)和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雕片(图2)中树的造型来看,基本符合张彦远所说“伸臂布指”的形象,可以确认《洛神赋图》中“树”的画法基本源自晋代。画中“树”以当时流行的春蚕吐丝描勾勒而出,后用色渲染,形象简单幼稚,具有相当浓郁的装饰意味,基本没有表现出三度空间的特性。尽管此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