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的婚俗文化

浅谈中国古代的婚俗文化〔收稿日期〕2003-01-15〔作者简介〕高建军,男,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刘立功,男,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政工师;郭红卫,男,河北科技大学组织部政工师。浅谈中国古代的婚俗文化高建军刘立功郭红卫(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摘要〕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精华,批判糟粕,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无借鉴。〔关键词〕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9-61011(2003)02-0076-04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但中国的婚俗文化也有一个发展完备的过程,经历了从原始初民的粗犷、童真式的“开放”,到封建社会中晚期的成熟、系统的封闭。本文就中国婚俗文化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希望能对中国几千年的婚俗文化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婚姻”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指男女双方的父亲。《礼记?昏义》上又说“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在古代人眼里,婚姻仅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一种社会性的缔约,婚姻的目的也是传宗接代和祭祀祖先,唯独与男女当事人没有关系。而且在古代人眼里,婚姻的实质也并不是夫妻双方的美满幸福,而是崇上与接下。所以,在今人看来,中国古代对于婚姻的观念是重形式大于重内容,重社会性大于重夫妇的个体性。从上述对于婚姻的这种定义看,基本上没有夫妻双方的影子,在这种婚姻里,夫妻既不是主角,也不是主要参与者,甚至连配角都不是。他们就象道具、摆设、木偶,任人摆布。无论是对于婚姻仪式的举办,还是对于婚姻的目的和实质的看法上,他们都没有发言权。孟子更进一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使上述古人对于婚姻的定义的两方面内容结合了起来。并突出了祭祀祖先的优先地位,就是说,传宗接代是为了祭祀祖先。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并一直在从上到皇亲国戚、下至寻常百姓家占据着统治地位。甚至直到今天,此种思想仍然死而不僵,并有着相当的市场。不过,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婚姻的理解毕竟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至少在追求夫妻个体幸福方面,现代人已经将之放到了婚姻的第一位。而且现代人对于婚烟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上,也与古人有了根本的区别。古人是重形式大于重内容,今人则正好相反,是重内容大于重形式。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大量的未婚同居、试婚、“丁克家庭”等现象就是对于传统婚姻观念的一种稍显激进的“矫枉过正”式的反动。不过,正常的生儿育女、道义上的夫妻双方的相互忠诚、尊老爱幼等等,毕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在这些问题上的激进,至少在现在看来是一种逃避义务的自私行为。因此,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姻发展的历史,找出其具有永恒价值的一面,批判其封建糟粕的一面,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不无借鉴意义。一、先秦“淫奔”之风先秦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哲学和文化的轴心时代。其2003年4月第2期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SocialistCollegeApr.2003No.2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