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解铝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_建筑设计论文摘要:铝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导电、易延展等优良特性,已成为除钢铁之外的第二大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我国电解铝工业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电解铝工业的发展方向。关键词:电解铝工业;现状;发展方向Abstract:aluminumwithlightweight,corrosionresistant,easyconductive,easytoextendtheexcellentcharacteristics,inwhathasbecomethesecondlargestoutsideofsteelmetalmaterials,widelyusedinthecompilationoftheeconomyinallareas.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aluminumindustry,discusses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aluminumindustry.Keywords:aluminumindustry;The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direction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通过引进消化,我国电解铝工业的建设和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众多的地方铝厂,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亟待整顿、改造。这不仅直接关系到现有电解铝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电解铝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铝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导电、易延展等优良特性,已成为除钢铁之外的第二大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建国以来,铝一直是国民经济中的短线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口越来越大。一、电解铝工业的现状分析1、产能快速增长我国铝工业是建国后建立并发展起来的,1954年我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铝锭1.5万吨,槽型为45kA侧插自焙槽改革开放以来,在优先发展铝工业的方针指导下,我国铝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过近40年的努力,到1992年原铝产量突破100万吨,2001年产量达到342.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开始,我国电解铝呈”井喷式”高速发展,2010年原铝产量达1696万吨,占当年全球铝产量的40.4%,十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2、产能向能源丰富地区转移目前我国电解铝厂已遍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电解铝厂120家,生产能力约2200万吨/年,开工率84.5%电解铝企业的布局主要是靠近资源和能源地区。在过去十年高速发展中,新增电解铝产能多数建在河南、山东、内蒙古、青海等资源和能源丰富地区。在区域分布上,中东部地区具备建厂条件的区域基本上已接近产能极限随着国家电价政策的调整及环境要求的提高,未来电解铝新增产能将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能源丰富、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西北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其有大量的煤矿资源及准格尔煤矿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铝成分,为我国发展铝工业提供了丰富的铝矿资源,在国内铝土矿日趋枯竭的今天,必将成为我国资源战略的重点投资方向。3、消费量随产量同步增加我国电解铝工业随着铝产量的逐年增长,其消费量也同步增长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铝消费相关行业的高增长率原铝消费量从2001年的370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1683.9万吨,年均增长率17.4%4、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我国铝的消费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三大领域,已经逐渐成为铝消费的主体。三大领域的铝消费量占总量的比例由1985年的15%上升到2010年的53%,接近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铝工业发达国家铝消费量中,交通、建筑、包装等行业的铝消费量占铝消费总量的70%,而我国这三项铝的消费量只达53%随着我国对房价的限制汽车轻量化及大飞机的制造,我国三大消费领域的比例也将发生变化。我国铝消费水平逐年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铝消费国,但人均消费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我国人均铝消费量为每年12.57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8公斤/人.年),但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德国为22.7公斤/人.年)通过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的铝消费结构和铝消费水平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说明我国铝工业仍有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空间。5、淘汰落后产能,应用新型节能技术2010年我国电解铝产能中160kA及以上槽型占总能力的94%;300kA及以上槽型能力占总能力的50%;400kA槽型已有14条线运行,第一条500kA槽型的生产线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