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低渗性脑病临床诊治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低渗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对46例COPD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患者经积极控制感染,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P3L/min),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补钠。结果35例(91.30%)血钠恢复正常,神经精神症状消失;4例(8.70%)死亡。结论及时诊断和纠正低渗性脑病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低渗性脑病;补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低渗性脑病是其严重合并症,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且易与肺性脑病相混淆,常常造成误诊或漏诊[1]。现对我科2005年1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6例COPD并发低渗性脑病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53~80岁,平均(64.1±6,6)岁;全部病例根据体征、病史、血常规、X线胸片及动脉血气分析,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全部患者均有低蛋白血症,血纳均低于130mmol/L,Cl-低于90〜95mmol/L,20例K+低于3.0〜3.3mmol/Lo1.2低渗性脑病诊断标准低渗性脑病诊断标准:①血浆渗透压小于260mmol/Lo血浆渗透压(mmol/L)=2(Na++K+)+葡萄糖+尿素氮(mmol/L),正常范围为280〜310mmol/L;②血清钠小于125mmol/L;③有明显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1.3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积极控制感染,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3L/min),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补钠,需补钠量(mmol/L)=[142-所测血清钠值(mmol/L)]X体重X0.6□实际每日补钠量为计算值1/3~1/2,以后依据每日复查血钠值继续补充,依据病情配成补钠所用氯化钠溶液浓度0.9%~3%。2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治疗后,35例(91.30%)血钠恢复正常,神经精神症状消失;4例(8.70%)死亡。3讨论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展到后期由于肺残气量和气道阻力增加,缺氧逐步加重,C02潴留,血氧分压下降,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代谢障碍,主要能量代谢和神经传递障碍,表现为ATP合成受阻和血浆B-内啡吹明显释放增加,产生一系列精神神经症状[3]oCOPD患者由于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右心功能不全导致胃肠道淤血,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钠、钾、氯的摄入量减少。C02潴留、大量出汗导致钠、氯丢失增加;此外,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使用咲塞米等强力利尿药导致钠、钾排出增加;长期缺氧和反复感染等引起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等,均可导致血钠降低并发低渗性脑病[4]。低渗性脑病患者由于水中毒导致细胞外液出现低张状态,细胞外液进入高张细胞内尤其是进入脑细胞,造成脑水肿,当Na+降到125mmol/L以下,血浆渗透压下降250mmol/L时则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进而出现低渗性脑病[5],诊治不及时可造成患者死亡。低渗性脑病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与血清钠的水平有关[1]。血清Na+低于125mmol/L时会出现不同程度头痛、头昏、嗜睡,无食欲,自诉口渴、肌肉痉挛疼痛;血清Na+低于110mmol/L时则症状加重,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绞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意识障碍、表情淡漠、幻觉、妄想、抽搐、肌无力、腱反射降低或消失,有病理反射,肢体瘫痪,假性球麻痹,甚至昏迷。低渗性脑病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轻或中度患者予以生理盐水静滴,重度患者给予3%氯化钠溶液静滴,目前,低钠血症的纠正速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一般认为补钠原则应分次给予,宁欠勿过。首次给予丢失钠量的1/3〜1/2,分2次补给为宜[4],以免引起心肺功能损害及渗透压脱髓鞘综合征。剩余量在2〜3d内酌情补充,氯化钠浓度在0.9%〜3%内调整。此外,补充钠盐的同时应注意补钾,因钾离子可进入细胞内使钠离子重新释放出细胞外。总之,低渗性脑病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延迟或纠正缓慢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