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7期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Vol.8No.72021年7月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AcademicForum,SocialScienceEdition)July2021DOI:10.3969/j.issn.100823499.2021.07.024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名词化语法隐喻阐释戴丽琼(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语法隐喻理论从英语语法层面分析语言的隐喻化现象,为隐喻争辩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名词化隐喻是构建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它使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形式,并具有双重语义特征。名词化隐喻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信函更加简洁、正式、客观,连接更加连贯合理。把握名词化隐喻有助于对商务英语语篇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关键词:商务英语;信函;语法隐喻;名词化:H314文献标识码:A:100823499(2021)0720211204商务英语是一种特地用途英语,广泛用于商务活动、商务沟通与商务信函中,具有正式性、严峻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与一般用途英语相比,商务英语的书面语具有独特的词汇和句法特征,其中一大特征就是使用名词化语法隐喻。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提出的,它把原来修辞学的隐喻概念运用到语言争辩中去,为隐喻争辩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中的名词化隐喻是构建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1]352。名词化隐喻多用于正式文体,因此大量存在于商务英语信函中,在信函语篇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名词化语法隐喻现象及其所具有的语篇功能进展具体阐释,旨在探究名词化隐喻的语言特点,以及其在语篇构建中的功能。一、语法隐喻和名词化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是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言学导论》(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中首次提出的。韩礼德指出,传统的隐喻概念是指发生在词汇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而语法隐喻则是发生于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过程,即用某一语法形式代替另一语法形式,它既包括语法构造的变化,也包括构造变化所导致的相应词汇变化。语法构造对语义的表达关系可分为全都式表达(congruent)和非全都式表达(incongruent),功---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能语言学将非全都式表达称为语法隐喻[2]342。全都式表达指的是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自然对应关系,即名词表达大事的参与者,动词表达大事的过程,形容词表达事物的特征,副词或介词词组表达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连词表达规律意义等。非全都式表达指的是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的非自然对应关系,比方,过程可由名词词组或形容词表达,参与者可由动词词组或形容词体现,特性可由名词词组或动词词组表达等。在非一致式中,假设将动词、形容词、动词词组、名词词组或句子转换为名词或名词词组来表达参与者,这时便消灭了名词化隐喻(Nominalization)。例如:a.Wewilleyouourfavorablepricebyreturn.b.Wewillmakeaationtoyouatafavor2ablepricebyreturn.a句承受的是全都式表达,e为动词,表达过程,在b句中转换成名词ation,成为参与者,b句就是非全都式的名词化隐喻形式。胡壮麟指出:“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全都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全都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表达的参与者。”[3]全都式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经过名词化后变成了参与者,在语法上以名词形式消灭,但照旧保持作为全都式的属性,因此名词化隐喻具有双重的语义特征。名词化形式会引起句子的3收稿日期:2021204211;修订日期:2021205228作者简介:戴丽琼(1972-),女,江苏常熟人,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应用语言学方面的争辩,(E2mail)dai-liqiong@126。1994-202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cnki---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82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21年7月语义构造以及整个语篇句式的变化,从而导致话语意义的变化。二、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隐喻的表现形式商务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现象,这是商务英语最显著的文体特征之一。商务英语名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