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价值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价值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1852例孕妇的胎儿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常规取胎儿四腔心、五腔心、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大动脉短轴、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长轴、上下腔长轴静脉切面及三血管切面,观察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状况。结果: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18例,经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证实5例,产后新生儿随访证实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合12例,漏诊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产前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具有重要意义,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合并畸形,可作为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单纯室间隔小缺损易漏诊,故应仔细筛查。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缺损产前诊断doi:10.3969/j.issn.1007-614x.20XX.26.001本研究选用20XX年3月~20XX年3月1852例孕妇的胎儿,采用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常规取胎儿不同切面观察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状况,旨在探讨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20XX年3月~20XX年3月进行常规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孕妇1852例,孕期22~38周,平均34周;年龄22~42岁,平均27岁;整个妊娠期至少超声检查3~4次。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心律不齐、胎儿其他部位异常以及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检查方法:应用Logiq9、V730Expert、HP2500、HP5500、ALOKASSD-3500sv、xxxxHD7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采用胎儿整体检查程序及胎儿心脏检查程序。首先进行产科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体位信息。扫查至胎儿胃泡水平横切面,获得其心脏与内脏的位置关系并判定心尖,选择胎儿心脏检查条件,调整仪器获得满意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在胎儿胸部水平横切获得四腔心切面,观察心脏大小、心胸比例、房室连接关系、房室瓣的形态和启闭情况、房室间隔的完整性及肺静脉与左房连接关系,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基础,探头略向胎儿头部倾斜可显示五腔心切面,在此切面上可探查有无室间隔缺损的存在[1]。略微摆动探头,可依次获取左室流出道切面及右室流道切面,重点观察大动脉起始部的交叉及其相对大---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小、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形态和启闭以及有无流出道狭窄,进一步观察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及三血管平面,利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谱勒(PW)观察心脏血流情况。因胎动和胎位因素不能获得满意的声像图时,可嘱孕妇稍加休息或隔日重新检查。随访方法:对产前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的胎儿心脏室间隔缺损或合并其他复杂心血管畸形将病情向孕妇及家属做出详细说明,由孕妇本人和家属选择最终处理方式。对终止妊娠引产后的胎儿做了尸体解剖,部分心脏异常胎儿分别在妊娠30周、35周及出生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并仔细观察心脏结构的变化。结果本组1852例高危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18例(单纯性8例、合并有其他复杂心血管9例、宫内自然闭合1例),经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证实5例,产后新生儿随访证实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合12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符合率90.0%(18/20)。在出生后的新生儿中发现2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漏诊,缺损口约3.0~3.5mm,占10.0%(2/20)。单纯性室间隔缺损包括膜周部缺损6例、肌部缺损1例、漏斗部缺损1例。合并有其他复杂心血管畸形的类型包括法洛氏四联征3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右室双出口1例,大动脉转位1例,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三尖瓣闭锁1例。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90.0%。胎儿室间隔缺损的声像图改变:(1)二维表现:4mm的缺损均可在五腔心切面检测到,但只有部分缺损可在四腔心切面探及。>4mm的缺损均可探及室间隔连续中断,出现回声失落,“断端回声增强”征象的存在。除了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以外,左、右室的比例基本为1:1,说明其四腔心切面观察到的左右心是基本对称的。(2)CDFI及PW:①较大缺损处CDFI显示有穿隔彩色血流信号,颜色稍明亮,PW为正负双相,分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