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报2011,20(6-7:1097-1101http://www.jeesci.comEcologyandEnvironmentalSciencesE-mail:editor@jeesci.com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08DZ1203103;上海市重点学科水生生物学建设基金项目(s30701作者简介:赵风斌(1985年生,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域生态修复。E-mail:shang.hai1120@163.com*通信作者:王丽卿(1970年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水域环境生态。E-mail:lqwang@shou.edu.cn淀山湖沉水植物——苦草群落恢复影响因子研究赵风斌,徐后涛,王丽卿*,季高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摘要:在淀山湖0.5、1.0、1.5、2.0m水层进行苦草(Vallisnerianatans现场生长实验,试图找出淀山湖苦草植被恢复的适宜环境条件。试验期间每天测量光照强度和水体溶解氧等环境因子,每隔10d监测苦草的根长、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深对苦草的生长具较显著影响,光照强度、溶氧分别和苦草日相对生长率具显著相关性;苦草的株高、叶片数、根长等生物学生长指标在0.5、1.0m水层生长良好,1.5m与2.0m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状况。光照强度与苦草日相对生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905,0.5、1.0m水层的光照强度下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分别为0.14和0.11,而1.5、2.0m水层的光照强度下苦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与苦草成活率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935。随着水深的增加,溶氧逐渐降低,苦草的成活率也逐渐下降。在2.0m水层处,溶氧均值为2.76mg·L-1,苦草的成活率为46.5%,在1.0m水层处,溶氧为5.66mg·L-1,苦草成活率为86.5%,因此,淀山湖苦草群落恢复宜先在1.0m以浅的沿岸带开展。关键词:沉水植被恢复;苦草;淀山湖中图分类号:X1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906(201106-07-1097-05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能通过营养竞争抑制藻类、减缓风浪、促进营养物质沉积、降低湖水营养盐含量以及为水生动物提供觅食和庇护场所等[1-2]多种功能而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近几十年来,由于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沉水植物在世界范围水域内大面积衰退[3-5]。浅水湖泊逐渐由自净能力强的清水系统(草型湖泊向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混水系统(藻型湖泊转化[6]。对于浅水湖泊而言,重建水生植被是富营养化治理和湖泊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7-8],但由于受到水深、透明度、底质、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沉水植物在湖泊中的恢复重建难度较大。淀山湖是上海境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平均水深2.16m,是黄浦江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近年,由于受到上游地区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和渔业养殖的影响,淀山湖水体质量不断下降[9]。自1985年开始,淀山湖每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目前已处于富营养水平[10]“”。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科委启动科技攻关项目淀山湖蓝藻水华控制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淀山湖水生植物的恢复重建是该项目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本试验在淀山湖南区的综合示范区内进行,通过研究不同水深对苦草生长的影响,以期找出影响淀山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关键生态因子。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本实验以苦草作为实验材料,所需苦草均采自上海市淀山湖外河道内,选择生长良好,长势基本一致的植株。试验中所需泥土采自苦草采集地原位泥土。苦草(Vallisnerianatans,多年生的无茎、丛生草本植物,是最常见的沉水植物之一[11],广泛分布于各类水生系统中,具耐受性强、光补偿点低、繁殖能力强等优点,常被作为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恢复重建的先锋物种[12]。1.2试验设计试验于2010年8月12日至9月22日在淀山湖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进行。试验苦草保留根部及向上20cm叶片,移植到装满泥土的营养钵(直径、高度10cm×9.5cm中。每个营养钵扦插4枝植株,将栽种植物的营养钵紧密置于塑料框中,每个框放置营养钵12个,每个水层悬挂3组塑料框作为平行试验。试验设置0.5、1.0、1.5和2.0m4个不同水层,用相应长度的铁丝将塑料框垂直悬挂在两根十字形绑架的竹竿上,每根竹竿的两侧和中间分别绑上浮球以增加其浮力,每个塑料筐用4根竖桩固定以降低风浪的影响。试验期间每天正午测定水体溶氧、各水层光照强度和水温。实验前期测量苦草的株高、株重、叶片数、根长等生物学指标。试验开始后每隔10d分别从各水层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