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文学争辩】明代宦滇作家群考论孙秋克(昆明学院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31)摘要:随着明王朝在云南各级政权的建立,形成了宦滇作家群。无论是作为执政者还是作为文学家,这个群体都为云南的进展作出了奉献,他们在滇云的创作与内地盛行的拟古风气异趣,表现了绝域仕宦的诸般情怀和审美感受,成为云南文学的一个组成局部。关键词:明代;宦滇作家群;行实;文学创作【】I270【文献标识码】A【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明王朝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开头了对云南空前强势的统治。随着各级政权的建立,大量科举出身的官员间续入滇,形成了宦滇作家群。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卓有政绩,而且著声文苑,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士文学的进展。宦滇作家群早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滇志》载:“崇阳汪文盛,四明张时彻,白门刘麟,长州皇甫汸,番禺郭棐,天台王士性,吴郡冯时可,皆著声文苑而官滇,著作尤多。”①《滇略》云:“文苑那么中丞钱塘郑颙,郴州何孟春,吴兴顾应祥,崇阳汪文盛,侍御华亭包节,豫章邓渼,藩臬鄱阳童轩,吴兴徐中行,四明张时彻,白门刘麟,长洲皇甫汸,铜梁张佳胤,缙云何镗,钱塘陈善,莆田方沆,闽邓原岳,番禺郭棐,华亭冯时可,皆以文章名世,而政事勋业烂然不能相掩。”②这两个名单所列人物,可谓当时宦滇作家群中的皎皎者。本文所论宦滇作家群人员,以其行实和作品载入云南地方志者为限,涉及其他典籍时,亦以关涉云南为限。限于篇幅,只能取代表作家,考论其宦滇行实,从而勾画这个作家群在滇创作的轨迹,并以他们的代表作,反映这一群体的根本创作风貌。宦滇作家群的兴衰,大致与明代云南士文学的进展相全都而又不尽一样。下面先登录文学影响较】1672-867X(2021)06-0119-06大者,其宦滇行实和作品有疑那么略加考辨。洪武至永乐年间,宦滇官员为文学者寥寥无几,以张紞最为突出。张紞(?~1403),字昭季,陜西富平(今西安)人,洪武十五年(1382)举明经,同年云南平定,为左参政,后迁左布政使。张紞在滇十七年,凡云南贡赋法令、典仪制度皆为其所定。尹直(景泰五年进士)《吏部尚书张公言行录》云:“闻其遗文亦多是云南所作,雄健简直,类其为人,而深恨不见其全。往岁曾托友人杨一清访而求之,近今寂无所报。”[1]可见张紞文名之著。宣德至正德年间,随着入滇官员人数的增多,宦滇作家群兴起。侯琎(?~1450),字廷玉,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市)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正统六年(1441)随军平定麓川后参赞戎务。郑颙,生卒年不详,浙江钱塘人,贡士,正统间任云南按察副使,景泰间任右佥都御史。童轩,生卒年不详,字士昂,江西鄱阳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成化五年由都谏出任云南提学佥事。朱应登(1477~1526),字升之,南直隶宝应县(在今江苏省)人,弘治已未(1499)进士,正德间任云南右布政使,恃才傲物,因流言中伤而罢归,仕宦最终此任。林俊(1452~1527),字待用,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市),成化十四年【收稿日期】2007-01-10【作者简介】孙秋克(1955-),女,昆明学院中文系教授。【基金工程】云南省训练厅社科争辩基金工程“明代云南士文学群落争辩”阶段性成果[6y0099E]。①刘文征《滇志》(卷32)《搜遗志》,云南训练出版社1991年版(古永继点校)第1051页。是书又称天启《滇志》。本文所引《滇志》皆出于此本,下文不再重出版本。---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1年11月第25卷第6Vol125,No16Nov.2021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滇略》(卷5)《绩略》,本文所引《滇略》皆出于此本,下文不再重出版本。—119—---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1478)进士,弘治间为云南按察副使①,《滇略》卷八载其《大理分司诗》和《蒲缥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见素集》未见载。何孟春(1474~1536),郴州(今湖南郴州市)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正德间任云南右副都御史。嘉靖至万历年间,宦滇作家群兴起,这时期不仅作家人数众多,文学成就亦较高。李贽的到来及其与李元阳的交往,是这时期云南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李贽(1573~1620),又名载贽,字宏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