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I号丸治疗急性脑梗塞86例观察作者:许友慧陈明达许先进【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抗栓I号丸急性脑梗塞(acutecerebml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乙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木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负担和压力。因此,有效地防治木病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2—,但是由于受时问治疗窗的限制,绝大多患者失去了溶栓治疗的机会。而中医学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有其独到Z处。经疗效观察,现今临床上广泛运用的活血化淤、益气活血、化痰通腑等治疗方法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措施2—。流行病学调杏发现急性脑梗塞多表现为气虚血淤型和风痰阻络型。抗栓I号丸正是因此而研制的复方制剂。笔者运用抗栓I号丸治疗因气虚血淤、风痰阻络所致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6例,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木资料选用病例为我院于2004-06〜2008-08间收治的、发病时间不超过4d的患者,共计152例。均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的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执行。入选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塞。根据就诊次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最终完成临床观察。收集资料完報的治疗组86例,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45〜84岁[(62.2±14.5)岁],病稈14h至4d,平均2.8d;基底节区梗塞:37例,多发性梗塞39例,脑叶梗塞9例,脑干梗塞1例;伴高血压病68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者27例,高血脂29例;根据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轻型(0〜15分)45例,中型(16〜30分)40例,重型(31〜45分)1例。对照组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3岁〜79岁[(60.2±11.4)岁],病稈15h至4d,平均3.2d;基底节区梗塞29例,多发性梗塞28例,脑叶梗塞7例,小脑梗塞2例;伴高血压者44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者19例,高血脂22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28例,中型21例,重型1例。两纟R性别、年龄、病情轻重、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稈度评分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抗栓I号丸由本院制剂室生产,制剂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001)第FZ03-004号。主要药物组成为:黄茂、地龙、十.鳖虫、水蛭、当归、川時、桃仁、红花、丹参、赤芍、何首乌、刘寄奴、桑叶、菊花、大黄、茯苓、法半夏等。将上述药物制成棕褐色至黑褐色浓缩小蜜丸,气微腥,味微甜。规格:0.3g/粒。对照组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1次/d,毗拉西坦注射液8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栓I号丸口服。用法用*:口服,3次/d,3粒/次。两组病人均未川溶栓和降纤药物,有颅内高压者根据情况适量应用tt露醉、咲塞米等脱水,有合并症的患者予以对症治疗。两组均常规控制血•压、血糖、降脂等。1.3疗效判定两组均采用1995年全国第4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稈度评分标准》[3],采用中国卒中功能量表对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率(%)=[(治疗前CSS评分-治疗后CSS评分)/治疗前CSS评分]X100%o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各评估1次。①基木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级〜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Z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用Wilconxon两样木比较法。2结果2.1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0±7.壮)分,治疗21d后为(5.06±5.27)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35分(P2.2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有6例出现上腹部不适,1例恶心,经改为饭后服用,上述不良反应消失。3讨论脑梗塞属中医中风病的范畴。《灵枢•刺节真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