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摘要】:李清照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是古典文学研究热点之一。中西对李清照词的翻译起步都很早。但是,对李清照词的翻译及研究却未形成相当的气候。本论文以语言世界观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翻译诠释学为哲学基础,对中西李清照词英译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与民族之间思维方式不同息息相关。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诗词翻译没有绝对的可操作性。可译是相对的,有限度的,而不可译才是绝对的,根本的。诠释学认为,理解就是翻译。要完全把原文的意义反映在译文里面是绝对不可能的。但翻译又是可能的,也是可取的。李清照词译本的对比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哲学层面的思考。论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从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及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论述。然后就整篇论文的结构及写作思路作一总体交待;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李清照词的翻译与研究现状作一概括和分析。通过细致梳理中西李清照研究的演变过程,努力把握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是对国内外李清照研究进行了阶段性划分,然后,主要就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李清照词译本研究方面提出我们的思考。第三部分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第三章对中西李清照词英译进行了宏观对比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中西李清照词英译研究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论证,同时,就中西李清照词英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思考,认为李清照词英译并不只能是由西方译者进行翻译,中西译者各有所长,应该互为补充;对韵体译诗不能一概加以否定。我们认为,韵体译诗最关键的是对译诗韵律在“度”的把握上。第四章在上一章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对中西李清照词英译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从实践层面上论证我们在理论上提出的关于中西李清照词的三种研究类型划分的观点,试图从中总结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若干规律,提出在研究中既要借鉴西方成功的翻译理论,同时也要努力挖掘本国传统文化文论中的可利用资源,努力摸索出若干立足于本国传统的诗歌翻译【关键词】:李清照词英译中西对比研究语言世界观翻译诠释学【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H315.9【目录】:2005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1-2AContrastiveStudyontheTranslations2-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3-4Declaration4-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5-6论文摘要6-8ABSTRACT8-10目录10-14第一章引言14-241.1研究的哲学基础15-191.1.1语言世界观16-171.1.2诠释学17-191.1.3语言世界观和诠释学对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的意义.6191.2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及方法19-221.2.1研究背景19-201.2.2研究意义20-221.2.3研究方法221.3写作思路和论文结构22-24第二章文献综述24-532.1国内李清照研究综述24-332.1.1研究阶段及特点分析24-272.1.2国内李清照词英译综述27-312.1.3对国内李清照研究的思考31-332.2国外李清照研究综述33-532.2.1研究阶段及特点分析33-402.2.2对英语世界李清照词研究的思考40-53第三章李清照词英译的宏观对比研究53-873.1中西李清照词英译的三种类型53-733.1.1中国(包括港台地区)译者的李清照词英译54-583.1.1.1采取韵体译诗的李清照词英译54-553.1.1.2采取自由体译诗的李清照词英译55-573.1.1.3采取散文体译诗的李清照词英译57-583.1.2英语世界西方译者的李清照词英译58-663.1.2.1西方译者中采取韵体英译的李清照词59-613.1.2.2西方译者中采取自由体英译的李清照词61-663.1.3英语世界华裔译者的李清照词英译66-733.1.3.1“定向叠景”译诗理论67-703.1.3.2传神达意的翻译目标70-733.2对中西李清照词英译中两个问题的思考73-873.2.1李清照词该由谁来翻译?73-753.2.2“韵体译诗”不应该提倡吗?75-773.2.3对“定向叠景”译诗理论的哲学思考77-87第四章李清照词英译的微观对比研究87-1424.1英译李清照词中语音的翻译87-964.1.1李清照词中拟声叠词的英译88-944.1.2汉语词律的特殊要求94-954.1.3对李清照词中平仄声的不同理解95-964.2英译李清照词中词汇的阐释和翻译96-1224.2.1字的翻译96-994.2.2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