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钻孔桩成孔施工技术【摘要】:通过对溶岩地区桩基钻孔施工技术的探讨,可以加深溶岩地区钻孔桩成孔技术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关键词】:岩溶;钻孔桩;冲击成孔Abstract:Pilefoundationdrill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ofrockareaof,candeepentheunderstandingoftherockareafortheBoredPiletechnology,fromwhichausefulreferenceandhelp.Keywords:karst;boredpiles;impacthole:TU74文献标识码:A:岩溶、溶隙等是一种形态奇特且分布的自然现象,宏观上虽有特定的发育规律,但在不大的施工场地上,其分布则是无常的,这无形中就给桩基施工增加了难度。冲击钻孔对不均匀地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钻进时易及时发现和处理因地层软硬不均而引起的钻孔偏斜;对于溶洞地层能很好地冲填加固孔壁,并能及时造浆,防止和纠正偏斜孔。一、施工准备冲孔桩施工时,在穿越松散地层、溶洞、陡岩面等地层时,如施工工艺不当会导致孔壁失稳坍塌、斜孔和卡钻埋钻等事故,故施工前要充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准备工作:1、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掌握详尽的桩位地质资料,制订适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保障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设计要求每根桩必须用地质钻机钻探,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填充物类型,绘制地质柱状图,为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提供详实的依据;3、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填充物情况,对每根桩设计出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及施工措施;4、设计要求施工前在桥位处进行钻孔桩成孔试桩试验,以取得经验数据,完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5、遇到与地质勘探资料不一致的特殊溶洞时,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二、冲击钻孔成孔1、埋设护筒在桩基定位并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护筒埋设,护筒中心的位置要准确,倾斜度小于1%,长度根据不同的地质而定,顶面需高于地面0.5m~1.0m,以便提高孔内水头压力。护筒长度不短于3m~4m,护筒周围换填粘土。为尽量减少成孔作业过程中钻机底座偏压力对孔壁稳定性的影响,可采用钢轨支架垫起钻机以分散冲击力。2、泥浆制备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胀土)和添加剂组成,有悬浮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钻孔泥浆选用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的粘土制备,泥浆比重取规范高限1.2~1.4,泥浆稠度、含砂率、失水率按规范要求控制。3、覆盖层钻进覆盖层钻进时,每进2m要进行一次抛片石粘土填料冲砸固壁。上下填料搭接长度不小于0.5m。钻进时采用1.5m~2.0m的中小冲程,并加大泥浆稠度,持续反复冲击使孔壁坚实。钻至离溶洞顶部约1.0m左右时,在1m~1.5m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凿穿,随时防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卡钻。4、击穿溶洞顶板首先,击穿溶洞顶板后,孔内水位迅速下降,钻机司机应提起钻头,置放在距离钻孔4~5m的地面上,离开钻机;同时另一人将大水管放入孔口,对孔内补水,保持孔内水头高度;装载机向孔内填土石,土石的比例是1∶1,回填高度超出溶洞顶不小于2m,若此时仍在漏水,继续回填土石,高度超出溶洞顶4m左右,等待2h,观察地面有无塌陷迹象,若无安全隐患开始下步工作。第二步,钻机重新冲孔,直至漏水止,开始第二轮回填,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溶洞内的挡土墙不漏水为止,进入下步工作。第三步,挡土墙不漏水不能说明它能承受混凝土灌注时产生的压力。实践说明,当完成第二步堵漏工作后,必须反复回填土石,冲孔3次以上,提高挡土墙的抗倾覆能力,满足灌注混凝土时的压力。穿越溶洞后,按正常速度继续钻孔直到设计桩底。三、终孔检查终孔桩端全岩面现场应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1)以桩孔实际见岩高程始,至少进尺50cm后,可申报全岩面检验,超前钻孔柱状图揭示的岩面高程只作为参考;(2)查阅机台施工记录,可将基岩进尺速度0.1m/h~0.2m/h作为进入全岩面的控制速度;(3)可观察井口钢丝绳的摆动情况,锤头触岩面时会出现轻微的反弹;(4)使用细网筛捞取岩渣,岩屑含量为50%~70%,且含泥、含砂量小于4%时,认为已入岩。四、清孔清孔紧接在终孔检查后进行,避免隔时太长以致泥浆沉淀,引起钻孔坍塌。采用换浆法清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