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9212水稻在张家港市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南粳9212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水稻品种,2011年起在张家港市进行试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抗倒性好,适宜在张家港市推广。阐述了南粳9212的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具体包括育秧技术、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参考。关键词水稻;南粳9212;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江苏张家港S511.048文献标识码B1007-5739(2016)17-0021-011品种特征特性南粳9212原名宁921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武粳13/关东194杂交,于2009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在张家港市种植全生育期153d左右,株高为101cm,结实率87.1%,千粒重27.6g,有效穗数307.5万穗/hm2,成穗率71.8%。株型集散适中,群---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体整齐度较好,生长旺盛,穗型较大,半直立穗,叶色淡绿,分篥力较强,成穗率较高,后期生长较为清秀,熟相转色好,成熟期秆青籽黄,抗倒性较强。中感白叶枯病和条纹叶枯病,抗纹枯病;2012年在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对米质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垩白度、垩白率、整精米率分别为3%、30%、73.6%,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5.9%,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产量表现在张家港市农业试验站鹿北基地大田种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产量分别为7972.5、8575.5、9454.5、9342.0>9888.0kg/hm2,产量表现较好(表1)。3配套高产栽培技术3」育秧技术3.1.1秧苗标准及秧田准备。移栽秧龄要求为15〜18d。苗床靠近大田,运输方便,要求有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畦面达到“平、光、直”,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cm,秧畦做好后排水晾板,达到人在铺盘时畦面上不陷脚。开好秧田高标准的灌排沟系[l]o---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1.2晒种与浸种。准备45〜60kg/hm2的精选种子。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晒种,时间为2〜3d,可以使种皮透气性得到增强、种子吸胀及出苗整齐一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增强种子的发芽势。用17%杀螟丹?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浸种(即用17%杀螟丹?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0g加水5〜6kg搅拌均匀后,浸稻种4〜5kg,但要求药液量必须满足浸种48〜60h且种子不溢出水面的条件)48〜60h(气温较低时浸60h,较高时浸48h),然后捞出催短芽播种[2]。3.1.3播种及暗化催芽。利用全自动育秧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芽谷120g/盘左右,准备秧盘375盘/hm2,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播种。播种后堆放暗化,主要作用就是能使种子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出苗,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3]。3.1.4秧田管理。种子暗化数天后及时搬放到秧田,灌跑马水泅足水分。喷洒除草剂后用无纺布全程覆盖,栽插前1〜2d排干沟系中水,揭开无纺布,用药后待栽。3.2田间管理3.2.1大田准备。大田管理首先要提高田间的平整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后期的水浆管理,增强水稻分葉,减少杂草的发生。施完基肥并平整,清水淀板2〜3d,待泥浆沉---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实后及时栽插[4]。3.2.2合理密植。栽插行距和株距分别为30、12cm,种植密度在27万穴/hm2以上,基本苗90万〜120万株/hm2o3.2.3水浆管理。天气晴朗时,薄水浅栽,栽后1〜2d上跑马水,坚持朝灌夜排,这样就可以使秧苗不至于因白天太热而被晒死,又能增强秧根的透气性。加快秧苗返青,提高活棵率,早分葉。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左右开始轻搁田,根据秧苗的具体情况先轻后重。孕穗期一抽穗扬花期建立浅水层。灌浆结实期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度。3.2.4平衡施肥。南粳9212整个生育期用纯N量为270〜300kg/hm2o基葉肥与穗肥的比例以6:4为宜。在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施碳鞍225kg/hm2、45%复合肥112.5kg/hm2>过磷酸钙405kg/hm2作为基肥。分簾肥分2次施用:第1次是在秧苗移栽7d内,等秧苗生长出新根后,及时施肥,尿素用量为120kg/hm2;第2次是在移栽14d内结合除草剂进行施肥,尿素用量为120kg/hm2o在倒4叶时施1次促花肥,包括尿素、45%复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