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考题示例关联考点解法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Ⅰ★☆☆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Ⅱ2015,3,3分2016,7,4分牛顿第二定律比值法★★☆人造卫星、宇宙航行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Ⅰ2014,2,3分2016,13,15分2017,6,4分2018,1,3分圆周运动★★★分析解读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计算不作要求,本专题要求知道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本专题内容属于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多设为中等或容易题,2016年与电磁感应结合放在了第一道计算题中考查。复习时多注重与我国科技进步及生活的联系,注意知识的积累,比如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4分钟,中国天宫系列空间站周期约90分钟,地球半径约6400km,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36000km,约为地球半径5.6倍。【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考点一行星运动定律(2018江苏徐州期中,3)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点一次比一次远。如果速度足够大,物体就不再落回地面,它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牛顿设想的一颗卫星,它沿椭圆轨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的球心与椭圆的中心重合B.卫星在近地点的速率小于在远地点的速率C.卫星在远地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近地点的加速度D.卫星与椭圆中心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答案C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1.(2018江苏无锡期中,6)(多选)2016年12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国内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如图所示,设“碳卫星”在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上运行,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s。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碳卫星”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碳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C.“碳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7.9km/sD.可算出地球质量为答案CD2.(2018江苏苏州调研,9)(多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Kepler-186f。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表面进行科学考察,在行星表面h高度(远小于行星半径)处以初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得水平位移为x。已知该行星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B.该行星的质量为C.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RD.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答案ABC3.(2018江苏淮安调研,5)“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和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预计在2019年发射,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4∶1,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1,则可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A.2∶3B.3∶2C.4D.6答案B4.(2018江苏无锡期中,12)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已知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在这个行星的重力约为800N,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1)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的半径之比约为多少?(2)若在该行星上距行星表面2m高处,以10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不计任何阻力),则小球的水平射程是多大?答案(1)2∶1(2)5m5.(2017江苏无锡期中,14)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处下落,经时间t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1)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月;(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月球的质量M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答案(1)(2)考点三人造卫星、宇宙航行1.(2019届江苏常州田家炳高级中学调研,2,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般轨道卫星。对于其中的5颗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位于空间同一位置上B.一定位于空间同一轨道上C.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一定相同D.可以定位在北京上空答案B2.(2017江苏启东中学调研)(多选)我国已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