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螺旋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利用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提髙单层螺旋CT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MRI诊断的交叉韧带损伤10例,行螺旋CT扫描,所获数据利用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并与MRI进行比较。结果8例与MRI诊断吻合,2例交叉韧带损伤显示不清楚,与MRI吻合率为80%,CT显示10例中伴有骨折5例,MRI仅3例观察到明显骨折。结论单层螺旋CT结合优秀的图形工作站能显示剖关系,对扩大单层螺旋CT的检查范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单层螺旋CT;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R445:文献标识码]A[]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骨科常见病,比较容易漏诊[1],临床上交叉韧带损伤主要靠MRI诊断,一般认为单层螺旋CT检查不能作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依据,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单层螺旋CT利用第三方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后的图像能够比较好的显示韧带、肌肉等软组织。CT机自带的图形处理工作站通常比较昂贵,第三方工作站相对较容易获得,这里,我们以efilm工作站为例,探讨利用第三方工作站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时韧带的断裂、迂、增粗等改变与解II1一般资料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5岁〜60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2天〜3月。10例均经MRI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2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S0MAT0M-EM0T10N型单层螺旋CT机进行螺旋扫描,层厚及螺距均为3mm,矩阵512x512,电压120kV,电流120mA,重建层厚1.5mmo检查时患者仰卧,❷窝下放衬垫,屈膝15°,双足稍外展,以利于交叉韧带的显示。所获数据利用efilmT作站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3结果3例CT显示前交叉韧带增粗,其中2例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5例后交叉韧带松弛、迂曲、增粗,其中2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图1、2)。2例交叉韧带损伤显示不清楚,其中1例課间靖骨质不连续。与MRI对照,吻合率为80%,CT显示10例中伴有骨折5例,MRI仅3例观察到明显骨折。4讨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于年轻男性,其受伤机理为:膝关节伸直位下内翻损伤和膝关节屈曲位下外翻损伤可以使前交叉韧带损伤,无论膝关节属于屈曲位或伸直位来自前方的使胫骨上端后移的暴力都可以使后交叉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是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后常合并骨折及关节内其他损伤,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继发半月板、软骨损伤和骨性关节炎等[2],如诊断不明确手术后效果往往不佳。MRI是目前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最佳方法[3],据文献报道MRI的敏感性为93.3%[2]o一般认为CT检查不能显示韧带的损伤情况,我们发现通过efilm处理后得到的图像能够比较清晰的显示CT横断位图像不能看到的交叉韧带,并且可以实时旋转从多个角度观察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其自带的伪彩功能使得所看到的图像更加接实体解剖图像(图3),更直观、更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本组资料显示单层螺旋CT图像利用efilm处理后能够获得接近MRI诊断的吻合率,患者不用花费MRI检查所需的高昂费用,只是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就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CT的检查项目,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CT检查对于骨折的显示优于MRI,结合优秀的图形工作站软件单层螺旋CT还可明确膝关节内、外多种损伤及交叉韧带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对决定手术方案,提高医疗处理的合理性都有很大帮助。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对于不能忍受MRI漫长检查时间的外伤急诊病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替代手段。总之,单层螺旋CT只要选择了适当的扫描条件,并且结合优秀的图形工作站软件,也能够诊断交叉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箭头所指见后交叉韧带中下段稍增粗(MRI显示该患者后交叉韧带中下段增粗,T2WI信号增高)。带松弛、迂曲、增粗,胫骨平台后交叉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在不增加检查成本的基础上,扩大了CT的应用范,增加了得所看到的图像更加接实体解剖图像。参考文献[1]樊友道•交叉韧带损伤漏诊27例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2002,2(7).[2]周波•三维重建CT与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道位置对比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8).[3]马周鹏.MRI对膝关节损伤的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