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索B治疗小儿血液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陈纯,黄绍良,方建培,钟风仪,薛红漫,夏叙(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摘要:冃的探讨两性雪素B脂质体(L2AMB)治疗小儿血液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DFI)的治疗效果。方法5例小儿血液病患者屮急性口血病2例,重型再障2例,恶性淋巴瘤1例;DFI感染种类:曲霉素1例,热带白色念珠菌1例,念珠菌1例,余为临床诊断儿2AMB静滴从0.5mg6kg・d增至4mg6kg・d,使用达6周者3例,1周~10€1者2例。结果4例治愈,1例因经济闲难放弃;主要副作用为高热、寒战等,1例出现肾损害。结论L2AMB治疗小儿DFI无严重的副作用,且疗效肯定。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脂质体;儿童血液病屮图分类号:R7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4529(2001)0620466203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受的化疗、放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屮性粒细胞减少、体液免疫功能障碍;广谱抗牛索和静脉插管的应丿IJ;重型再牛障碍性贫血者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等,使这些患者容易合并深部真菌感染(deepfun2galinfections,DFI)1,2oDFI的诊治仍是一个临床难题。自1998年11刀〜2000年7刀,本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alAMB,L2AMB,Am2photec,商品名两性泰)治疗儿童血液病患者合并DFI共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年龄2〜9岁;其屮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例,分别为M1型和M3b型,急性重型再障(SAA)2例,恶性淋巴瘤1例。所有病房均为中央空调房,例1在发热前已入住层流床。全部患者未作深静脉插管。1.2临床表现1.2.1发热所有患者均出现发热,体温在38.5〜40°C,热型不规则,使用两性泰Z前发热持续时间为1周〜1个月,屮位时间18dz其屮1例SAA血细菌培养为产气肠杆菌,针对性治疗1周后血培养转阴,但患者仍发热不退。1.2.2口腔溃疡2例患者在发热前已发现口腔溃疡灶,在抗生素和局部外用药情况下病灶反而扩大,甚至坏死,经清创后形成空洞。2例患者在使川两性泰治疗后1周出现口腔溃疡灶和牙龈肿胀。1例患儿则始终未发现明确感染灶。1.2.3真菌性败血症1例血真菌培养为热带口色念珠菌。患儿岀现精神萎靡、烦燥不安等。1.2.4疾病所处的阶段M1型患者为诱导阶段强化疗后3d开始出现发热,外周血白细胞(WBC)为(0.0〜0.7)X1096L?骨髓像示骨髓极度抑制,M3b型患者为骨髓未缓解,外周血WBC191X109dL;2例SAA均为低增生型,且起病即发热,外周血WBC(0.2〜1.3)X109dL;1例恶性淋巴瘤起病吋未侵犯骨髓,外周Ifll.WBC>4.0X109oLo所有患者成分输血维持血红蛋白(Hb)56〜98g6L,血小板(PLT)(20〜75)X109dLo1.3实验室检杳M1型患者口腔坏死组织活检证实为曲霉菌感染;1例SAA口腔有明确感染灶,血真菌培养为热带白色念珠菌;1例肛周皮們涂片发现念珠菌。1.4其他治疗所有患者在使用两性泰前均使用过亚胺培南d西司他丁(泰能)、头孑包他噪、万古需素(稳对信)、甲硝I她(灭滴灵)等多种抗生素,时间为11-3周;3例静脉滴注氟康畔(人扶康),5〜7d无效。均使用内种球蛋白辅助抗感染。再障患者同时应用环砲索A(CsA),分别6mgd(kg・d)、9mgd(kg•d)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lgofkg•d);骨髄抑制期同时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o2两性泰使用方法2.1试用线量对所冇患者均进行治疗前试用药。具体方法为:首先用10ml无菌注射用水溶解药品撚后取出5mg的两性泰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5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在静脉滴注开始时、结束时和结朿后密切注视患者的体温、脉搏、呼・664・ChinJNosocomioIVo1.11No.62001吸和血压,若无异常才开始正式给药。在开始给药的第15分钟和第30分钟时,同样观察上述指标,无异常可继续给药。2.2用药剂量开始剂量0.5mgd(kg-d),逐渐提升日单位剂量,第2天1.0mgd(kg-dz第3天2.0mgd(kg•d),第4天3.0mgd(kg•d);滴注速度均为不小于6h。第5天后为(3.0〜4.0)mgd(kg•d)02.3辅助用药每次使用两性泰之前30min,使川异丙嗪(非那根)(防止过敏反应)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退热止痛)。2.4疗程3例用药共6周,2例因严重副作用分别于1周和10d后停药33结果3.1两性泰使用的副作用5例患者在开始使用的头2周均岀现高热、寒战、头疼、烦躁不安、乏力、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