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心理科学JournalofPsychologicalScience2014,37(4:1002-1007信任的跨文化差异研究:视角与方法*赵娜1周明洁1陈爽**1李永鑫2张建新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开封,475001摘要信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相关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个体在一般信任水平,信任的建立方式,信任的种类及信任修复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跨文化差异。信任存在跨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对线索的提取方式不同、所处社会文化情境不同及文化的变迁。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是信任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其中卡片分类与深度“”访谈相结合法、桌面游戏法最受研究者的青睐。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查信任的本土化概念,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下个体的人际信任建立的问题。关键词信任文化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信任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随后逐渐受到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出发,认为信任是个体的特质(Rotter,1967,是个体托付风险的一种心理状态(Kelley&Stahelski,1970,是两难情境中的决策行为(Wie-selquist,1999。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着新的信任问题。因此,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在信任研究中的角色,有关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文化是影响个体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信任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因此对信任的研究不能脱离其特定的文化背景(Janus,2009。有研究者认为信任是一种文化植入现象(embeddedphenomenon,因此个体信任水平的高低、人际信任是否能够建立、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立、已建立起的信任如何维持等问题受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价值观的制约。本论文目的在于对信任的跨文化研究所采用的研究视角及方法进行梳理,通过描述已有信任的跨文化研究,以加深我们对信任文化差异的理解,并以期为未来的信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1信任跨文化差异的研究视角1.1一般信任水平一般信任水平是指个体在对他人没有任何已知信息的情况下所固有的信任水平(Dinesen,2012。已有研究表明,与中国、日本的个体相比,美国人的一般信任水平更高,而东方文化下人们仅对自己群体内的人有较高的信任水平,仅愿意与群体内的个体合作(Lgarashietal.,2008。Yamagishi(1988采用一般信任量表对852名美国大学生和212名日本大学生进行了一项一般信任水平的调查。结果发现,美国大学生在信任量表上的平均得分高于日本大学生2/3个标准差。Yamagishi等随后再次采用成人样本再次对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进行调查,该研究结果发现,在采集的1,571名美国样本中,47%的个体认为他们相信大部分人;而日本的2032名样本中,仅有26%的人选择此答案。有研究认为,由于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一般信任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这也影响到人们在信任建立初期的表现也不同(Chua,Michael,&Mor,2012。具体来说,西方文化(北美、西欧下,个体在人际交往初期就直接把他人看成是值得信任的,直到发现对方有不让人信任的证据为止(Dirks,Lewicki,&Zaheer,2009。而对东方文化下的个体来说,他们在人际交往初期对他人的信任倾向则比较低。随着后来所处环境的改变,他们会根据对各种线索的判断再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做出信任行为。1.2信任的建立方式算计、预测、合理化、评估和迁移是个体信任建立过程中最常采用的五种不同的形式(见表1。一般来说,西方文化下人际信任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他们通常采用算计的方式来完成人际信任建立的过程。对他人能力的评估是西***本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11000B010和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经费的资助。通讯作者:陈爽。E-mail:chenshuang@psych.ac.cnDOI:10.16719/jki.1671-6981.2014.04.041赵娜等:信任的跨文化差异研究:视角与方法1003方文化下人际信任建立的一种形式。在信任建立初期,他们把能力作为最要的一个评估指标。这是因为,个体的能力在不同的情境下有较高的一致性,较少受到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对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