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_窦坤第10卷第3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0No.32022年5月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y2022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窦坤1,2,刘新科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1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6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9-9107(2022)03-0115-05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收稿日期:2022-01-24作者简介:窦坤(1973-),女(满族),山东济南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方面的研究。第10卷第3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0No.32022年5月JournalofNorthwestA&F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May2022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窦坤1,2,刘新科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1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71016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