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有引力与航天1、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必须相同,若地球由于某种原因自转周期变为12小时,则此情况下的同步卫星与我们现在使用的同步卫星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半径变大,大小变为2倍B.轨道半径变小,大小变为C.轨道半径变大,大小变为倍D.轨道半径变小,大小变为2、如图所示为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绕地球E运动的椭圆轨道,地球E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轨道上标记了“墨子号”卫星经过相等时间间隔(,T为运行周期)的位置。如果作用在卫星上的力只有地球E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部分面积B.卫星在A点的速度小于在B点的速度C.,其中C为常量,a为椭圆半长轴D.,,其中为常量,b为椭圆半短轴3、假定太阳系一颗质量均匀、可看成球体的小行星开始时不自转,若该星球某时刻开始自转,角速度为ω时,该星球表面的“赤道”上物体对星球的压力减为原来的。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密度ρ为()A.B.C.D.4、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时40分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它来源于距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互相绕转最后合并的过程。合并前两个黑洞互相绕转形成一个双星系统,关于此双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黑洞绕行的角速度相等B.两个黑洞绕行的线速度相等C.两个黑洞绕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质量大的黑洞旋转半径大5、四颗地球卫星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四颗卫星相比较()A.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c相对于b静止C.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D.d的运行周期可能是23h6、神舟十一号”飞船经历多次变轨,到达与“天宫二号”距离地面393公里高的相同圆轨道,终于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景海鹏、陈冬在太空飞行3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探空火箭在3000km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由以上信息可知()A.“神舟十一号”飞船变轨前发动机点火瞬间,飞船速度的变化量小于其所喷出气体速度的变化量B.“神舟十一号”飞船在点火后的变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仅由题中已知量可以求出“天宫二号”在对接轨道的运行周期D.“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减小7、我国航天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即月球探测器实现采样返回,如图所示为该过程简化后的示意图,探测器从圆轨道1上的A点减速后变轨到椭圆轨道2,之后又在轨道2上的B点变轨到近月圆轨道3。已知探测器在轨道1上的运行周期为,O为月球球心,C为轨道3上的一点,与之间的最大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在轨道2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1运行时的机械能B.探测器在轨道1、2、3运行时的周期大小关系为C.探测器在轨道2上运行和在圆轨道1上运行,加速度大小相等的位置有两个D.探测器在轨道3上运行时的周期为8、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7F2,设R、m、引力常量G以及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星球衣面的重力加速度为B.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C.星球的密度为D.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9、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9月29日宣布,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类似的太阳系外的行星,如图所示,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20亿光年(189.21万亿公里),公转周期约为37年,这颗名叫Gliese581g的行星位于天秤座星群,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2倍,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相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Gliese581g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B.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C.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2倍D.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