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质与矿产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ofSouthChina文章编号:1007-3701(2011)01-0052-07周正红',石和',王道永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2.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摘要:简要介绍云南墨江共此中二叠统坝溜组地层剖面,对采集的蜓化石进行了生物地层研究,根据蜓化石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建立了4个蜓化石带:PseudcdoliolinaozQim广富集带,ScluvQgerinaexgr.cushmani-Pseudcfusulinaradioflux:la组合带,Pseudofusulinaradiofluc^ta-Neoschwagerinakuangsiana间隔带,Neoschwagerinakwangsiana延限带,并对坝溜组的年代地层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坝溜组是一套穿时地层,跨越了中二叠统栖霞阶与茅口阶。关键词:中二叠统;坝溜组;蜓化石带;年代地层;云南墨江中图分类号:P534.46文献标识码:A兰坪■思茅褶皱带属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思茅坳陷位于褶皱系南端,而墨江风子岩・共坡位于思茅坳陷东部。该区长期以来石炭、二叠纪生物地层及蜓类的研究工作甚少⑴。笔者于2009年参与了云南1:5万骂泥街、牛孔、广丰、作播幅四幅图的区调工作,在墨江风子岩.共坡测制了一条中二叠统坝溜组地层剖面,系统采集了蜓类化石标本。本文通过对蜓化石的详细鉴定之后,对蜓化石带进行了划分,并对坝溜组的年代地层进行了讨论,完善了本区二叠系含蜓地层的研究(图1)。坝溜组最初由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云南墨江县坝溜乡,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硅质岩及碎屑岩互层。下部为深灰、灰白色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灰岩、生物灰岩与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互层,夹少量硅质岩和凝灰岩;上部为灰黑色硅质海绵骨针岩与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夹少量凝灰岩。灰岩中含蜓、腕足类化石气在工作区域内,坝溜组与上二叠统羊八寨组是假整合的接触关系,这次工作没有找到两者接触关系的确凿证据,本文依照了前人的认识⑶;收稿日期:2010-11-11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云南1:5万骂泥街、牛孔、广丰、作播幅区调项目(编号:1212010880406)资助.作者简介:周正红(1986-),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古生物与地层学的研究与学习Email:hcdazzh@163.com.图1云南墨江坝溜组地层剖面地理位置图Fig,1GeographiclocationofstratigraphicsectionofBaliuFormation,Mojiang,Yunnanprovince坝溜组与下覆地层仙人洞组之间是连续的碳酸盐岩沉积,为整合接触,前人把大套厚层的灰岩的出现划为仙人洞组的顶界,与坝溜组分开;关于仙人洞组与下密地组的接触关系,前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是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方宗杰等⑷认为这个角度不整合界线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整合接触关系(表1)。在本次工作中,经过实地观察,认为下密地组和仙人洞组之间的岩性是逐渐过渡的,是整合接触关系。关于下密地组的时代问题,前人E嘟划入了上石炭统,在本次工作中,在下密地组上部的灰岩中采集了蜓类化石,出现了一些下二叠统的第27卷第1期2011年3月云南墨江共境中二叠统坝溜组地层剖面及地层划分an密地组上部灰岩中的蜓化石,而没有考虑其下部的碎屑岩沉积,笔者认为下密地组上部已属下二叠统,若讨论整个下密地组时代归属,限于本文篇幅,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再做讨论。表1云南墨江二叠系沿革表Table1HistoricalevolutionofPermianinMojiang,Yunnanprovince汗洱幅(1:20万)区调报告1976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90z:•南省岩石地层19961地层剖面介绍剖面位于云南省墨江县坝溜乡风子岩-共t更,起点坐标X:101.9547,Y:23.0394,Z:1832m;终点坐标:X:101.9713,Y:23.0466,Z:1521mo剖面方向58°,倾向南西,倾角多在30。・70。之间(图2)。剖面上部地层被断层断开,坝溜组上段未测全,只测有1层,坝溜组下段地层与仙人洞组之间为整合接触,仙人洞组与下覆地层晚三登世歪古村组之间为一断层,仙人洞组只测有4层。剖面总长度2391米,除局部掩盖外,大部出露良好。现将岩性从上而下叙述如下:坝溜组上段:1.顶部为可见厚度大于2m的灰质砾岩,向下为深灰色薄板状夹中层微晶灰岩,未见蜓类化石,向上断层断开,未见顶。>14.41m坝溜组下段:厚960.28m2.由灰白色中•薄层粉・细砂岩,深灰、灰黑色泥页岩不等厚互层组成。61.9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