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三农问题-经验交流-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22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国家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22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2.三农问题的内容和解决的实质是什么"三农"问题的内容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3."三农"问题的背景和负面影响是什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同时中国农业产品开始面对外国农业大国的竞争,单一的家庭生产单位无力进行市场竞争,农民第一次出现了"手里有粮卖不出"的现象.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开始起飞,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从而形成大量集聚在城内而没有工作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引发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是实现中国"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从而使"三农"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中显著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丁稀少."三农"问题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贫富差距拉大: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700元,二者比例为3.33:1(2022年为3.28: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影响社会稳定: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22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4.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部署和措施有哪些推行农村税费改革.2022年3月,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中国政府在原有的于2000年首先在安徽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