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34油田油气水混输管线腐蚀穿孔原因与控制建议海洋石油Offshore0iJBZ34油田油气水混输管线腐蚀穿孔原因与控制建议朱本智闫化云曹葛军石卫国(中海油能源开展股份上海采油技术效劳分公司,上海2ooooo).摘要:通过对BZ34油田油气水混输管线腐蚀的现场调研和对运面陆地的腐蚀泄漏管段的处理,采技服技术人员对管段腐蚀穿孔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BZ34油田油气水混输管线腐蚀穿孔的原因是内腐蚀,外腐蚀并结合材质缺陷造成的结果,其中局部外腐蚀是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腐蚀控制的建议.关键词:腐蚀穿孔超声波测厚腐蚀失效:TE985;TG175.2文献标识码:A:1008—7818(2021)01—0019—04TheRootCauseofCorrosionFailureofBZ34TransportationPipelineandControllingRecommendationZHUBen—zhi,YANHua—yun,CAOGe~un,SHIWei—guo(CNOOCEnergyDevelopmentLtd,OilfieldTechnologyServicesCo.,Shanghai200000,China)Abstract:Therootcauseofcorrosionfailureofliquidtransportationpipelineisanalyzedbasedontheon—situcorrosion,externalcorrosionandmetalfatigue,buttheexternalcorrosionwithoutquestion.---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Afterward,thecontrollingrecommendationisputforward.Keywords:corrosionleakage;NDT:corrosionfailureO前言2007年6月27日,BZ34油田位于管廊上的油气水混输管线发生腐蚀穿孔,影响了油田的正常调研和初步分析,判断腐蚀穿孔图1油气水输送管道腐蚀整体图是局部外腐蚀与金属材料缺陷共断腐蚀原因,我们将该管段取回图2腐蚀部位保温棉粘连状况图全面腐蚀控制第24卷第1期2021年1月海洋石油O仟shoreOil陆地进行分析.2007年7月9日,对运回的腐蚀泄漏管段进行了处理,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对管段腐蚀穿孔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1现场调研BZ34油气田管廊上共有4路管道,这些管道内部输送液体为油气水混输管道,其中3条管道没有发生腐蚀穿孔泄漏,而且外表镀锌铁皮良好;发生腐蚀泄漏的管道表蚀泄漏部位与保温棉粘连严重,但其周围管道外外表状况良好;腐蚀---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粘连部位表现为明显的红褐色,用稀盐酸可以溶解附着于保温棉上的物质,颜色为浅红色,估计为以研,该管道已经至少使用了17年,外,据说该油田腐蚀非常轻,几乎未发生过腐蚀穿孔.见图1,图2.除去保温层后,技术人员对腐蚀部位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管道有两处明显的局部腐蚀,一处为面积较大的苹果状局部腐蚀,另一处面积较小的圆形局部腐蚀;腐蚀穿孔的部位似乎外腐蚀较深,而且外外表非常干净,周围都有浅棕色的纹理,好似是Fe203扩散后已经渗3所示.2处理换下的管段2007年7月9日,公司技术人员对现场更换下的管段腐蚀部位进图3局部腐蚀图片,盘~图4解剖后管段图蔓ll纛臻行了解剖,清洗,超声波测厚,保温棉吸水性试验等相关处理工作并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2.1腐蚀部位解剖,清洗为了解该段腐蚀泄漏管道的内外表腐蚀状况,我们将该段管道进---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行了纵向切开;并将管道内部用石图4中可见该段管道内部腐蚀形貌为均匀腐蚀,没有发现明显的局部腐蚀迹象.腐蚀泄漏部位为直径为①2mill的圆孔(如图5),在管段穿孔处外壁有约220mm×220mm的苹果形局部腐蚀区域,腐蚀区域面积如图6所示.根据腐蚀形貌并结合管道内部清洗结果判断,该段管道穿孔的主要原因是外腐蚀,为证明这一判断,我们对该管段进行了超声波测厚.为了加密检测,超声波测厚的方法采用1-6~1'一6'矩阵测厚照片如图7,图8所示.通过上面的测厚数据可以得出图5管段穿孑L图TOTALC0RROSlONCONTROL图6穿孔处腐蚀区域尺寸图图7穿孔区域超声波测厚检测点分布图图8穿孔区域超声波测厚检测结果分布图如下结论:1)内部没有明显的局部腐蚀;(2)考虑到±12.5%的制造---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偏差,该段管道设计壁厚在8mm左右;(3)越靠近腐蚀穿孔部位,管壁减薄越严重,所有测厚数据中最薄的位置在泄漏点附近为1.6mm;(4)腐蚀穿孔部位只是一个直径约2mmt]',:fL,可能该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