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桥梁施工控制的对象就是桥梁施工本身,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施工的质量、进度等,分析了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从施工技术和施工操作两方面阐述了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Abstract:thebridgeconstructioncontrolistheobjectofthebridgeconstruetionitself,construetiontechnologywillhaveadirectimpactonthebridgeconstructionquality,schedule,etc,thispa-peranalyzes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construction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operationfromtwoaspectsofthehighwaybridgeconstruetiontechnology.Keywords:highwaybridge;Construction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随着我国现代建设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实施,但部分桥梁抗震性能不良、承载力不足,影响其安全性和使用功能,需米用加固措施提高承载力以适应交通需要。旧桥加固将是桥梁工程界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体外预应力是一种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简单易行,不影响行车,受力途径明确,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裂度,有效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1体外索加固桥梁设计方法为了能更好的加固旧桥承载力的需要,体外索一般采用折线形,也要符合梁正截面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的要求。体外索材料一般由无粘结钢绞线、粗钢筋与槽钢组合而成。体外索布置如图1所示。体外索加固桥梁受弯构件时,可按偏心构件验算梁的承载力;按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认为截面受弯破坏时,梁内的非预应力钢筋达到屈服,而预应力钢筋达不到极限强度,验算使用阶段的应力及结构的变形;按加劲梁组合结构分别对其受力和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在正使用极限状态的各项指标计算时,按整体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在外载作用下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2桥梁加固设计实例一大桥平均跨径为L为13m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原设计荷载为汽TO级、拖-60。由于船体的撞击,下缘混凝土破损,部分混凝土脱落,已出现纵向贯通裂缝,主钢筋已严重锈蚀。加固时,首先凿除松散混凝土,用钢丝刷除锈处理,采用挂模浇筑C40混凝土修补完整,然后施加体外预应力加宽178cm,翼缘厚12cm,梁肋宽18cm,受拉II级,钢筋面积固。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要求提高到汽15级。T型主梁翼缘为44.27cm2,采用C25混凝土,体外索布置如图1所示,支点距转向块L2为180cm,转向块的间距L2为840cm,端锚固点距转向块L1为150cm,中心轴距梁上边缘you为19.14cm,中心轴距梁下边缘yod为60.86cm,hl为端锚固点至中心轴距离,h2为转向块至中心轴距离。每片T型梁配置4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共16根,为了使每片梁受力均匀,采用两端分2次张拉,固定端与张拉端交叉布置,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为855MPa,有效预应力为62215MPao加固后桥梁,采用前轴为55kN、后轴为155kN,两辆载重汽车进行现场荷载试验,现场测试布置见图2、图3o对主梁跨中挠度、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进行分析,并确认其加固效果。由表1数据表明主梁跨中挠度为5.43mm,满足桥梁规范要求静活载挠度不超过(l/600)L的要求,校验系数n满足0.6-0.9旧桥鉴定的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达到汽-15荷载标准作用的使用要求。表1主梁跨中挠度比较表2加固前后混凝土应力比较Mpa表中,oL为汽车荷载产生的应力;oP为预应力产生的应力;o为总应力。表3钢筋实测应力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由表2、表3数据表明:施加预应力,使主梁的上边缘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和下边缘混凝土产生压应力,则上边缘混凝土总压应力值与下边缘混凝土总拉应力值都减小。钢筋的校验系数满足0.4-0.8旧桥鉴定的要求,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后,从加固前汽-10级荷载提高到加固后汽T5级荷载标准,加固效果是非常显著。荷载试验表明:在汽-15荷载标准作用下,加固后桥梁的抗弯承载能力系数为1.51,达到加固要求,该加固方法是可行的。3施工过程3.1钻孔与碳纤维粘贴在T型梁的腹板钻孔洞时,避开梁中受力钢筋。洞口周围粘贴了30cmX30cm碳纤维,以增强混凝土的局部抗压能力。3.2穿索与预应力张拉首先对每根无粘结钢绞线贴上编号标签,逐根将钢绞线穿入钢栓孔洞中,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