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诊治;资料:我科收治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方法:随机分成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氨氯地平组及倍他乐克组,所有入选病例进入治疗前均停用所用降压药两周,三组病例观察期均为8周,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给予相同的建议。结果:三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结论:本组屮青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本组观察结果表明,对丁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和B受体阻滞剂的联用降压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关键词】中青年;高血压钙离子拮抗剂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0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137-02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显著提高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终末期肾病和痴呆等疾病的概率。就原发性高血压而言,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寻求针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途径至关重耍。本文选取本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住院患者75例,临床诊治报告如下:1.资料本组75例高血压病患者均为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住院患者。其中男37例,女性为38例,年龄在30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岁,所有病例都根据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0/ISH)的标准进行确诊,并将继发性高血压予以排除。随机单盲分成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A组,n=25)、氨氯地平组(B组,n=21)及倍他乐克组(C组,n=29),三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分级构成比等指标上的差异都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2.方法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每H7:00-8:00吋服氨氯地平片5mg,每天1次,倍他乐克12.5mg,每天2次;氨氯地平组:每日7:00〜8:00时服氨氯地平片10mg,每天1次;倍他乐克组:每日7:00-8:00时服倍他乐克25mg,每天2次。每周随访1次,4周后血压下降达显效者维持至结束;未达显效者则氨氯地平联合倍他斥克组:每日7:00〜8:00时服氨氯地平片10mg,每天1次,倍他乐克25mg,每天2次;氨氯地平组海日7:00〜8:00时服氨氯地平片20mg,每天1次;倍他乐克组:每日7:00-8:00时服倍他乐克50mg,每天2次。所有病例在实施治疗前,都停止当吋所选取的降压药,为期两周,待8周的观察期后,非药物治疗方面提供相同建议。3.结果三组均有明显降压效果。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A组):显效14例(56.0%),有效10例(40.0%),总有效率96.0%;氨氯地平组(B组):显效9例(42.9%),有效11例(52・4%),总有效率95.2%;倍他乐克组(C组):显效12例⑷.4%),有效16例(55.2%),总有效率96.6%。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05);A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2,P<0.05),B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19,P>0.05)o降压幅度。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A组)与氨氯地平组(B组)治疗后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倍他乐克组(C组)治疗后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三组和用药前相比,在差异上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p<0.01)o4•讨论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高血压往往和若干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吋存在,容易引发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由于中青年止处于生活和事业的颠覆,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降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控制其致残和致死率,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意义。在本组患者,中青年高血压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病人大多属于紧张度较高的工作范畴,身体具有较重的负荷,睡眠受到影响,饮食也缺乏规律,同时,应酬较多导致其乙醇摄入量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由于兴奋状态经常的维持,使得各种内分泌因了不断增加,使得中小动脉血管发生,进而使得血压提高。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青年患者中,大多数通过舒张压的升高为特征,大多为100〜llOmmllg范围;但对于收缩压正常的患者,通常位于140~150mniIIg的范围内。通常,脉压差升高的现象不多,而更多的是心率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观察结果表明了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与B受体阻滞剂联用的降压效果显著,对于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重点是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以控制血压,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