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鸡源嗜铅乳酸菌筛选鉴定摘要:试验目的是从肉鸡的肠道内容物及排泄物中筛选出具有铅抗性的细菌,用于重金属铅的去除。采用涂布平板技术从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到8株具有较好铅抗性和吸附性的菌株,其中JT1菌株对铅的抗性(800mg/L)和去除能力(66.95%)最高。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证明,所得JT1菌株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该菌株可以在10〜45°C、pH4.5〜9.6、6.5%NaCl溶液、0.8%胆盐、0.1%胰蛋白酶浓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关键词:鸡;重金属;铅;乳酸菌中图分类号:Q939.9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072-06由于人为因素(农业、工业及军事作业)影响,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几年已逐步成为全球问题。重金属是生物体非必需元素,对植物、动物都具有毒性。由于重金属的非生物降解性和永久存在性,很容易在土壤、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和动物中积累,从而导致其浓度在食物链中不断放大[1]O在有害重金属中,铅(Pb)和镉(Cd)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可以引起多种生物有机体的功能障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各种疾病,例如镉会引起骨软化、肺癌、肾癌、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紊乱[2],铅会损坏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记忆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骨骼生长[3]。研究显示,已有利用大肠杆菌、枯草芽砲杆菌、酵母菌等细菌和真菌清除水体环境中重金属的报道,且效果显著[4]。迄今尚未见从环境及动物体内分离筛选具有重金属抗性乳酸菌的报道。本试验从肉鸡肠道中分离和鉴定出具有铅抗性的细菌,并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将其作为金属清除益生菌添加到动物饲料或食品中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仪器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豚10g,乙酸钠5g,牛肉膏10g,酵母膏5g,磷酸氢二钾2g,葡萄糖20g,MgS04・7H200.2g,MnS04・4H200.25g,柠檬酸二铁2g,吐温-801ml,蒸馆水1000ml,pH5.4〜5.6,115°C灭菌30min;MRS固体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4%琼脂;改良MRS固体培养基:MRS固体培养基中加入5%碳酸钙;LB肉汤;营养琼脂。试剂:乙酸铅(AR);碳酸钙;Tris;EDTA;十二烷基硫酸钠;NaCl;酚/氯仿/异戊醇:(25:24:1)。仪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市精宏DHG-9036A;高压蒸汽灭菌锅:鸟取三洋电机(广州)有限公司;精密pH计: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水浴恒温振荡器: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设备。1.2试验方法1.2.1样品的采集于2011年从山东省日照市果庄肉鸡养殖场及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基地无菌采集粪便样品。菌株筛选试验在青岛农业大学食品风险分析实验室进行,以MRS固体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1.2.2耐性菌株的驯化、筛选称取5.0g新鲜样品,在无菌条件下将其放入装有适量玻璃珠和4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37°C、140r/min振荡30min后稀释至10-3、10-4、10-5,各吸取0.lml分别涂布于含有100、200、400、800mg/LPb2+的MRS固体平板上,37°C培养,于24、48h时观察平板上细菌的生长状况[5]。将筛选出的耐铅菌株逐步在含更高铅浓度的培养基上接种培养,从而获得目的菌株。将获得的优势耐铅菌株在含200mg/LPb2+的培养基上分离纯化,最终获得单一菌株并保存(甘油管保存法)。1.2.3菌株稳定性的测定将获得的优势菌株在含200mg/LPb2+的MRS固体培养基上连续传代多次,观察其对铅的耐受性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判断其稳定性[6]。1.2.4耐性菌株的吸附铅试验将获得的优势菌株离心后的湿菌体加入10ml含20mg/LPb2+的LB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吸附后,12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定容至50ml,测定Pb2+的浓度,重复3次。以加大肠杆菌为对照,以不加菌为空白对照。1.2.8JT1菌株生长特性研究%生长曲线的测定:将活化好的JT1菌株按1%的接种量接入MRS液体培养基中,371摇床培养,每隔4h取样一次,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的OD600值,用未接种的MRS液体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测定的相应OD600值为纵坐标,绘制菌株的生长曲线[10]。%酸耐受试验:将活化好的JT1菌株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