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向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杨海涛王振元辽宁省人民医院110016【摘要】目的探讨CT导向下1-1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125粒子植入治疗的13例胸腺恶性肿瘤患者(13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1251放射性粒子置入胸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MBq,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治疗后10个月,复查CT扫描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13例患者IJ25粒子植入治疗后肿瘤获得不同程度缓解,影像评价: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例。治疗操作的主要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结论CT导向下I-1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关键词】胸腺恶性肿瘤;CT导向;1・125粒子植入治疗【JR473【文献标识码】A【]2096-0867(2016)11-220-02胸腺恶性肿瘤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传统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行微创1-1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疗效。1・125粒子植入治疗作为微创治疗的一种,目前己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器官恶性肿瘤治疗。辽宁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从2009年11月一2015年7月,行CT导向下1-1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1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一般资料2009年11月一2015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共行CT导向下IJ25粒子植入治疗胸腺恶性肿瘤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34〜66岁,平均52岁。13例患者均术前均行经皮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12例为单纯胸腺恶性肿瘤,1例为合并恶性心包积液(术前行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查见恶性肿瘤细胞),病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直径为5〜9cm,平均7.3cmo13例患者12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胸痛,1例临床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32〜62粒(中位数47粒),中位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peripheraldose,mPD)为102.9Gy(95.8〜113.4Gy),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13例患者中1例为合并恶性心包积液,术前行心包引流注射顺钳心包固定术。1.1.2仪器设备①使用德国生产的西门子CT扫描仪,层厚5mm,螺距lo②计算机TPS立体治疗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③粒子植入器械采用北京智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日本产18G粒子槓入针和笔式植入枪。④北京智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125放射性粒子,外形为圆柱形钛合金封装体,长度为4.5mm,直径为0.8mm,内有3.0mm0.5mm的银柱吸附1-125,其外是壁厚0.05mm的钛壳。1251粒子平均能量27〜35keV,半衰期59.6d。1251粒子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MBqo1.2方法1.2.1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完善各项实验室常规检查。术前先行CT增强扫描确定病灶周围重要血管与肿瘤关系,获得肿瘤位置、人小等情况,勾画出肿瘤轮廓,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TPS设计。根据肿瘤体积的3个互相垂直的直径,计算出肿瘤mPD,即模拟实体肿瘤在处方剂量下的近似剂量分布,制成剂量容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确定植入肿瘤的导针位置、方向及植入粒子的数目。术前禁食6h,治疗术中给予镇静剂。常规开放静脉、鼻导管吸氧并进行无创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行心电图、呼吸频率监测,备肾上腺素及其他抢救药品。1.2.2手术操作患者取俯卧位。行CT扫描,确定进针点位置及数目后,在皮肤上作标记。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麻醉。嘱患者在平静呼吸下,按分步原则进针,深度及角度均按术前TPS及CT图像进行,重复CT扫描确定无误后继续进针,待明确针尖到达肿瘤病灶最深处(距离肿瘤边缘约0.5cm),冋吸无血后,植入1粒粒子,缓慢退针1.0cm,再植入1粒粒子,依次按此方法植入。术中根据患者反应酌情使用镇静剂、镇痛剂及止血药。操作中避开人血管。对较大瘤体可多位点叠加治疗。植入后行CT验证,在剂量缺损区补种粒子。操作完成后拔出植入针,包扎、压迫。术后立即行CT平扫,以了解局部有无出血渗出。---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2.3疗效评价标准应用CT进行影像学评价:肿瘤缩小>50%为完全缓解(CR)、肿瘤缩小<50%为部分缓解(PR),肿瘤无变化为(NC),肿瘤增大及转移为进展(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