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批判的历史考察与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分工的研究,他们曾明确表示"对分工和交换的考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P241),并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也多次提出"消灭分工"的着名论断[1](P535,571).然而,当今世界"分工"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强化、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中央也曾经提出每个单位都有工、有农、有学、有兵("五七"指示),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社会各行业之间专业区别将逐步消失的号召.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分工"越来越具体化、专门化和复杂化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我们不断追问:究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理论"本身有问题,还是人们误读了这一理论?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和处理今天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分工"现象?等等.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批判理论,弄清楚其"消灭分工"论断的真实含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一、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批判的历史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对"分工"的批判,最早是针对以亚当·斯密、让·巴·萨伊、穆勒等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展开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互相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互相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做前提."[1](P15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国民经济学用语"之一---分工[1](P237),即国民经济学的前提概念,对国民经济学进行彻底批判的.在国民经济学家那里,"分工"的本质---劳动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因此,"分工"也就自然地被理解为"财富生产的一个主要动力"[1](P237).其中,亚当·斯密认为,"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2](P8);让·巴·萨伊认为,"分工是对人力的巧妙运用",它"可以增加社会产品、社会威力和社会享受"[1](P238);穆勒认为,"分工和使用机器也决定着社会财富的大量生产即产品的生产"[1](P241)等等.马克思通过大量研究后指出:"全部现代国民经济学一致同意:分工同生产的丰富,分工同资本的积累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自由放任的、自行其是的私有财产才能创造出最有利的和无所不包的分工."[1](P239)然而,马克思用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事实深刻地揭示出,"分工"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的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促进了社会的精美完善;但另一方面却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越来越有依赖性,它不仅导致了人的竞争,而且导致了机器的竞争."在分工有很大发展的情况下,工人要把自己的劳动转用于其他方面是极为困难的"[1](P116),"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1](P120)"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P156)对于国民经济学家的分工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它们的积极意义.马克思指出:"按照这种在私有制范围内揭示出财富的主体本质的启蒙国民经济学的看法,那些认为私有财产对人来说仅仅是对象性的本质的货币主义体系和重商主义体系的拥护者,是拜物教徒、天主教徒.因此,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做国民经济学的路德."[1](P178)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这种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其实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因为人本身已不再同私有财产的外在本质处于外部的紧张关系中,而是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1](P179)"它十分片面地,因而也更加明确和彻底地发挥了关于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本质的论点,然而它表明,这个学说的结论与上述原来的观点相反,实际上是敌视人的."[1](P179)为什么国民经济学家的分工理论会"自相矛盾"呢?马克思指出:"分工和交换是私有财产的形式,这一情况恰恰包含着双重证明:一方面人的生命为了本身的实现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1](P241)"分工和交换是这样的两个现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