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介入肺部直接注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R453【文献标识码】B【】1561-5464(2010)-05-0476-02空洞型肺结核由于血液循环差,药物难到达病灶,或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不能杀死结核菌,致使痰菌阴转慢或造成复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科对复治肺结核空洞的病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穿刺向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病例均为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住院复治肺结核病人共18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1]。均为继发型肺结核病。其中研究组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岁,痰菌涂片阳性64例(厚涂片法),菌阴30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年,平均8.9年。反复咯血46例,咯血量30~250ml单个空洞18例,多部位空洞12例,空洞直径最大者5.5cm,最小者1.0cm,平均2.5cm。空洞位于右上肺尖后段14例左叶背段8例,左后段7例左舌叶1例。对照组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2岁。痰菌阳性56例(厚涂片法),痰菌阴44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2.0年,平均8.9年。反复咯血56例,咯血量30~250ml,均有反复抗结核治疗史。单个空洞15例多部位空洞13例,空洞直径最大者5.5cm,最小者1.0cm,平均2.5cm。空洞位于右上肺尖后段15例,右下叶背段4例,左上叶尖后段5例例左下叶舌段4例。两组基本情相似。1.2方法两组病例根据用药史或药敏试验选配化疗方案,使用药物包括左旋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吡嗪酰胺、等。疗程均为12个月。研究组加用肺部病灶直接注药法。每周注射一次,连续1个月。方法是:先行胸部CT检查确定空洞大小、部位。使用药物为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在CT上确定穿刺点,避开肋骨和肩胛骨,量出进针深度、角度、进针部位。进针深度是指皮肤至空洞边缘的距离。选用18~20号肺活检针或选11号腰穿刺针。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2%利多卡因3~5ml逐层浸润麻醉,用肺活检针或腰穿针按照既定方向、深度,刺入空洞,拔出针芯用5ml注射器抽取异烟肼2ml和左氧氟沙星2ml向空洞内注入药液,药物注完后拔针穿刺点消毒压迫止血,用纱布覆盖固定。用车送回病房,保持空洞最低位卧床休息,监测呼吸、血压4h。注射过程中出现较剧烈咳嗽应立即停止注射并作X线检查排除气胸。1.3观察指标观察3、6、9、12个月疗程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1.4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x?2检验。2结果2.1痰菌阴转情况痰涂阳病人注入药后第一个月每周查痰1次,以后每月复查痰菌一次。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痰菌累计阴转情况见表1。2.2空洞闭合情况两组病例均每3个月复查胸片、胸部CT至化疗结束。两组空洞闭合情况见表2。2.3并发症本组94例次有6例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6.38%,均为局限性气胸,经卧床休息自行吸收治愈,治愈后继续行肺部病灶注药治疗。其它如血气胸、出血、空气栓塞等均未发生。3讨论联合化疗是治疗肺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诸如自身机体抵抗力,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原发性耐药、继发性耐药等因素影响,仍有少数病例难以彻底治愈,因此寻找有效手段治愈这少部分病人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肺结核空洞特别是厚壁纤维空洞是痰阳、咯血的常见原因,也是肺结核久治不愈的常见原因[2],口服及静脉给药途径空洞内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易产生抗药性,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空洞内治疗肺结核空洞是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部分空洞位于肺的边缘或支气管引流不畅,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我院应用经皮肺穿刺方法取得较好疗效。该方法作用机制:由于结核空洞壁的屏障作用,加之洞壁周围血管稀少、硬化、甚至闭塞抗结核药很难渗透到空洞内,起不到杀菌或抑菌作用。经皮肺穿刺较准确地把抗结核药注入空洞内,直接杀死或抑制结核菌且药物有侵蚀洞壁促使干酪病灶软化、坏死物液化排出有利于肉芽组织增生及空洞的净化。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空洞内抗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②药物对全身几乎不产生毒副作用;③疗效确切。④对呼吸无明显影响;⑤只要操熟练掌握经皮肺穿刺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71[2]唐神结,肖和平,夏祥新,等.不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