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赵东玉(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辽宁大连116029)摘要:端午节龙舟竞渡节俗之起因虽有各地的具体原因,但其受到端午节早期节日性质的选择是确切存在的。龙舟竞渡民俗以其逐恶驱疫之功能为端午节所接纳,又以其游艺之潜在特性影响到整个节日的性质,实现了其对节日文化的选择。关键词:端午;龙舟;竞渡;文化选择;节日性质:K892.1文献标识码:A:100623889(2001)0320116204OnCultureSelectionoftheCustomofDragonBoatRacingintheDuanwuFestivalZHAODonAbstract:ItisindeedthatthecustomofdragonboatracinghadbeeninfluenledbyearlycharacteroftheDuanwufestival,thoughitsoriginisdifferentindifferentareas.Becauseofthecustom’sfunctionofexpellingwickednessanddiseases,thecustomwasabsorbedbythefestival.Meanwhile,thecustomalsoaffectedthefestivalcharacterbyitspotentialquality.Sothecustombroughtaboutitsselectiontothefestivalculture.Keywords:theduanwufestival;dragonboat;cultureselection;festivalculture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指出:“至清,则以端午、《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文中。中秋与岁首并称三节。”1而考其起源,则亦由来尚矣。据《后汉书·礼仪志》等史料记载,汉代就已流行于五月五日举行各种固定的节日活动,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影响广大而久远的传统大节。既为三大节之一,其节俗活动自然就颇为繁多复杂,而其中龙舟竞渡民俗尤为引人注目。今试就这一节俗的形成变化略予揭示,以明确端午节与龙舟竞渡间文化选择的大致轨迹。一管之见,或可对此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一、众说纷纭的龙舟竞渡起源说自《荆楚岁时记》以来古今民间所盛传的此俗源于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之说,今之学人已多不信从,人们大都是从民俗学、文化学的视角提出许多新说。据民俗学者张伦笃、黄靖中《竞渡、龙舟与龙舟竞渡之研究》2一文总结,目前流行的说法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五种:其二,祭祀水神、求雨说。说见台湾学者文宗一1961年所著《九歌中的水神和华南的龙舟赛神》一文。其三,探亲访友说。说见张建世198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龙舟与竞渡》一书。其四,人身供牺说。其五,祭祀人生育之神说。而据笔者所见,除前述五说外,还有下述三种说法亦值得注意:其一,竞渡起源于送灾说。说见江绍原《端午竞渡本意考》3文。其二,竞渡起源于夏至“飞龙在天”的天象。说见陈久今等著《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一书。其三,竞渡起源于水中技能的锻炼。说见赵杏根《中华全国风俗全书》5一书及张伦笃、黄靖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01206211辽宁省教委社科基金(990320451)赵东玉(1965—),男,山东日照人,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文化史研究。·116·端午龙舟竞渡民俗的文化选择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事实上,“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之故,同为龙舟竞渡节俗,在起源上也完全可能是各地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具体原因,不必统一于一种说法。笔者想另辟蹊径,从端午节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及文化氛围,来探索其对龙舟竞渡节俗的选择。二、端午节节日性质的前后变化民俗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节日从形成之日起便大体具备了自己的节日性质”;“节日的两种不同性质(指节日的单一与综合性质——笔者)确定了节日的规模及范围”6(2982299)。与此同时,节庆文化是既传承又发生变异的。具体说来,节日形成之初,其单一性质更加明显;而伴随着节日文化的发展演进,许多民俗活动内容不断加入其中,日积月累,终于导致节日性质演变为综合性。换言之,各种节俗在开始加入某一节日之时,就要充分遵循其节日性质,否则无法融入其中;既经加入之后,其本身所拥有的多重含义及性质又会在其共存的节日文化中酝酿发展,从而促使节日文化性质呈现为由单一向综合的变化。可以说,端午节日性质的前后变化,即充分体现了这一节日文化发展规律的作用。可以确认,端午节最早源于夏至这一节气。据晋人周处《风土记》云:端者始也,正也。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心气定。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是月也,无用火于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处台榭。其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