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类有机物[1],VC缺乏会导致坏血病[2]。V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目前VC的测定方法有荧光分析法[3]、碘量法[4]、2,4-二硝基苯肼法[5]、2,6-二氯酚靛酚法[6]、高效液相色谱法[7]、铁(-Ⅱ邻菲罗啉-BPR体系分光光度法[8]、电位滴定法[9]。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但其操作过程复杂、实验条件难以掌握且准确度欠佳。还原型VC在紫外区246.0nm处有最大吸收,且线性良好。但果蔬中其他成分在紫外区也有吸收,干扰较大,需进行本底校正。溶液状态VC不稳定易氧化,研究以Cu2+作为催化剂,加速了溶解氧对还原型VC的氧化。极微量Cu2+催化效果就相当明显,加热条件下,反应速度快,无需加掩蔽剂。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了香蕉、西红柿[10]等果蔬中的VC含量,结果令人满意。1实验部分1.1主要仪器及试剂T6普析通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0412-1型高速离心机(220V,50Hz,40W,BS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35%HPO3,36%HAc,葡萄糖,EDTA,Fe(NO33,HCl,CuCl2,酒石酸,柠檬酸,维生素C;10%的盐酸溶液;3%的HPO3;8%的HAc;混酸:3mL3%HPO3+7mL8%HAc稀释定容至50mL容量瓶;维生素C标准溶液:称取0.0504g抗坏血酸,以10mL混酸溶解,并以蒸馏水定容到500mL容量瓶;CuCl2溶液(100μg/mL:称取CuCl20.6763g,以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500mL的容量瓶中。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均为二次蒸馏水。1.2测定方法以蒸馏水作空白试剂,在246.0nm下测定吸光度,以样品溶液与经加Cu(Ⅱ并加热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之差做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计算VC的含量。还原型维生素C=(C×V2×1000/(V1×W×100式中C———由标准曲线上计算还原型VC的含量,μg/g;W———样品重,g;V1———测定用样液的体积,mL;V2———样液定容后的体积,mL。2结果与讨论2.1提取剂的选择VC不稳定[11],为延长VC的稳定时间,实验采用偏磷酸和醋酸混酸溶液作提取剂。VC在偏磷酸和醋酸(体积比为37∶混酸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图1。2.2最大吸收峰的选择准确吸取2.0mL的VC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然后以蒸馏水作空白,在190~400nm的波长范围内多次进行光谱的连续扫描,确定VC最大吸收峰在246.0nm。2.3维生素C破坏剂的选择[基金项目]许昌学院科研基金计划预研项目(2008068[收稿日期]2008-10-07[作者简介]张立科(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1.河南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461000;2.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7张立科1,田水泉1,谢太平1,张洪浩1,范顺利2[摘要]在0~450μg/mL线性范围内,以Cu2+作催化剂,以溶解氧将还原型维生素C(VC氧化为246.0nm处无吸收的氧化型VC,实现了样品各紫外干扰成分的本底校正,建立了一种测定果蔬VC的新方法。方法RSD在0.32%~0.89%之间,实际测定了香蕉、西红柿等样品中的VC的含量,检出限为0.279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16%~100.18%之间。[关键词]维生素C;紫外分光光度法;果蔬[中图分类号]O65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95(200901-0050-03第32卷第1期2009年01月Vol.32No.1Jan.2009吸光度t/min图1VC在偏磷酸和醋酸中的稳定性·51·第1期张立科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还原VC的破坏是关键,前人使用NaOH、H2O2、Fe(NO33等破坏还原VC[13],并对其破坏性进行研究。本文以Cu2+作为破坏剂,观察Cu2+的量对还原VC的破坏作用(表1,发现加入破坏剂后还原VC已经被完全破坏,测出的仅是Cu2+的吸光度值。本文提出了反应中Cu2+不作氧化剂而作为催化剂来催化溶液中的溶解氧去氧化还原型VC,使之在246.0nm无吸收,对Cu2+加入量进行了选择(表2。Cu2+的量不影响VC在246.0nm处的吸光度,Cu2+本身本底吸收小。确定Cu2+用量为30μg。表1不同用量Cu2+破坏VC后的吸光度值Cu2+/μg50150250350450VC/mL0.50.50.50.50.5ABS0.00070.00090.00110.00080.0010表2不同用量Cu2+的吸光度值Cu2+/μg3050200400600VC/mL00ABS0.00070.00070.00080.00090.00092.4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考察了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图2,发现在60~80℃之间吸光度较低,为Cu2+的吸光度值;而20℃时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