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井型综合开发潜山裂缝性油藏曲延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黑龙江大庆163712)摘要:海拉尔盆地潜山裂缝性油藏具有断裂带发育、小断层破碎、储层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单一的直井开发方式,对断块附近断失层位较多和垂直裂缝发育的储层存在很多不适应性,开发效果较差.针对潜山裂缝性油藏特殊的地质特点,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和油藏类型,提出了采用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多井型综合开发潜山裂缝性油藏,可有效开发油田,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关键词:裂缝性油藏;多井型综合;水平井;开发方式中图分类号:TE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891(2009)0420001204引言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位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凹陷内部断层发育,形成了复杂的不规则网络状裂缝性油藏[1-3].目前,国内外对于裂缝性油藏的开发仍以直井为主.随着钻井新技术日趋成熟,许多油田正尝试着利用水平井等方式开发裂缝性油藏.通过对布达特群潜山油藏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尤其对浅变质储层裂缝分布规律和油藏类型进行了精细研究,在明确裂缝发育程度和潜山油藏类型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多种钻井技术相结合的开发方式进行开采.通过多井型开发方式综合应用,提高裂缝性油藏开发效果,增加储量动用程度,最终提高油田采收率,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经验[4-5].01油藏地质特征1.1储层特征根据区域研究结果和岩电变化特征,布达特群划分为3个油层组,即BⅠ、BⅡ和BⅢ组.因区域差异抬升作用,BⅠ组剥蚀严重,仅在个别断块有分布;BⅡ组大多直接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BⅢ组分布广泛,但部分井未钻至该段.隔层脉冲试验证明,BⅡ和BⅢ组之间隔层稳定,砂泥岩段厚度为4.4~185.0m,平均为27.5m,形成上下2套裂缝网络系统.1.2裂缝特征1.2.1规模岩心和微观薄片观察显示,从微观(小于10.0μm)到宏观(大于1.0mm)各种宽度级别的裂缝在布达特群都能见到.由于溶蚀作用,裂缝最大宽度可达10.0mm.裂缝宽度以小于11.0mm的裂缝为主,占60%以上(见图1),有效缝为中-小裂缝和部分微裂缝,见图2.1.2.2产状分布根据岩心及裂缝测井资料统计,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主要发育4组裂缝,即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倾角以中-高角度裂缝为主,有效裂缝以高角缝为主,裂缝倾角分布具有双峰特征收稿日期:2008212223;审稿人:殷代印;编辑:陆雅玲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21010)作者简介:曲延明(197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1·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33卷2009年图1裂缝宽度分布频率图2有效裂缝宽度分布频率图3裂缝倾角分布频率1.2.3空间分布图4有效裂缝倾角分布频率应用地震方差体和有限元应力场Ansys模拟法预测,裂缝主要发育在贝16断块和贝14断块,线密度为16~24条/m,贝28断块和贝30断块相对较差,线密度为8~16条/m.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剥蚀断块油藏:受圈闭边界长期活动性断层的影响,裂缝发育.由于潜山顶面暴露时间较块状潜山油藏时间短,裂缝未达到完全有效沟通,裂缝成网络状.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保存的主要因素,以油贮大面积聚集在潜山表面和在断层带附近为特征[6].贝30、贝14和贝28断块为此类型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断块油藏:潜山内幕油藏的油贮全部隐藏在潜山内部,在潜山表面一般没有裸露.这种油藏只有纵向上裂缝非均质很强,储层和致密隔层间互存在,且具层状结构的潜山中才能形成.布达特潜山内幕存在隔层和裂缝系统,导致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断块油藏发育,该种类型油藏仅分布在活动性断层附近,范围局限,规模较小,没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或独立油水系统.不同井型单一开发布达特群潜山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储层分布火成岩、砂砾岩、砂岩和泥岩等多种岩性,经风化剥蚀作用和浅变质作用,潜山不同部位裂缝发育程度差异很大,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平面差异很大.从已投产的直井生产情况看,同一断块内开发井产量变化较大.由于天然能力不足,弹性开采产量递减快,稳产状况差.采用常规直井注水开发,因高角度裂缝发育和隔层分布不稳定等因素,易造成注水受效差、油井见水后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会比较低,低效井比例大.定向井适合于断层发育的油田.在断裂带附近,...